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而事前绩效评价,就是在实际操作项目前,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标准和工作计划来对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这里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事前绩效评价的目标应该怎样制定。
角度一:目标的具体度
制定事前绩效评价目标,需要保证目标具体明确,不能模糊,以便能够更好的反映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比如说对于开展推广产品活动这一项目,从事前绩效评价的角度,将推广产品的具体数量作为目标,再将该数量与期望量对比,制定出没有压力同时又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的目标。
角度二:目标的可衡量度
不能制定一个无法度量的目标,因为这种目标很难让你在实际操作中考核得出优劣,甚至也很难施行。以营销实施过程中的创新性为例,虽然这个指标的重要性是极高的,但是由于创新性本身不具备衡量标准,如果按照这一指标来制定事前绩效评价目标,很难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行量化考核。
角度三:目标的可行性
事前绩效评价的目标不应当过高,因为过高的目标会极大的加大实际操作的难度,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在制定事前绩效评价目标时,应考虑可行性,给予员工一定的挑战同时又不让其感到沮丧。比如针对新员工培训项目,可以将员工培训通过率作为目标,再将该指标与公司历史数据和其他企业的平均数据进行对比,制定出适当的目标范围。
角度四:目标的科学性
事前绩效评价的目标,应该以科学的方法来制定,不能够过于主观而失去客观的衡量标准。比如,在制定销售额的绩效目标时,应该选用合适的参考指标,考虑到历史数据、市场环境、企业规划等等因素,并通过数据化、模型化等方法来预测未来销售额的情况,较为客观明确。
综上所述,制定事前绩效评价的目标需要从目标的具体度、可衡量度、可行性和科学性四个角度来逐一考虑,确保目标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并能够真正反映实际工作的进展和存在问题。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