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异常重要,个人隐私、商业机密、国家安全等众多领域都需要信息安全的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的概念是指保护信息的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靠性和可控性。这六个基本属性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内容,希望通过本文全面地介绍这六个基本属性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应用场景,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1.可用性
信息的可用性指的是系统实现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资源实体或过程的可访问性与可操作性。想象电子商务平台在每天需要处理上万笔订单,员工也会通过电脑程序查看订单的状态,如果这个网站的服务器由于一系列的攻击而宕机的话,那么就会导致用户访问不了,或者员工无法及时处理订单。这种情况显然对平台的营收和归属权构成了直接威胁。
2.保密性
保密性指的是防止未经授权的个人、组织或程序访问敏感信息的性质和能力。个人信息泄漏是大部分公司最容易受到的攻击,因此对于任何公司而言都会把保护客户隐私和企业秘密置于核心位置。比如,拥有强密码、SSL加密技术、双重验证等高级加密措施都可以很好地保护信息。
3.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保持信息全面、真实和准确性的目标。在财务管理或者物流等领域,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经销商想要查看上一个月的订单,而这些订单保存在数据库中,有时候会出现数据损坏或篡改的情况,导致订单信息不真实或不全面,给业务流程带来不好的影响。
4.非否认性
非否认性是指当事人在互动过程中的行为不能被后撤回或否认。比如,网购过程中,买家付款之后,一旦确认付款订单就不能随意取消,这是一种非否认性。在电子签名和数字证书的过程中,非否认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5.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正常运行的软件、硬件或其他信息资源的持续性能力。比如,一些嵌入式系统、航空电子设备、金融交易系统等领域,对于其可靠性都有着高要求。这些软硬件必须要在严格的测试流程场景和规则下,进行详细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测试,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6.可控性
可控性是指信息资源的拥有者或责任人对其资源的控制能力,以及在资源操作过程中的分级访问控制能力。在很多场景中,例如网络犯罪调查,社交网络监管及企业内部有限制员工权限等场景中需要借助可控性来保证信息安全。信息资源的拥有者应该掌握信息使用和维护的主要责任,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对安全策略的实施,从而提高信息的可控性。
总之,信息安全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的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非否认性、可靠性和可控性是信息安全的六个基本属性。不同的业务场景和公司都需要对这六个基本属性进行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避免遭遇信息安全的风险和威胁。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