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是一种计算机设备之间互相传送数据的方式。相比于CPU通过程序从内存中读取和写入数据,使用DMA方式传送数据可以大大降低CPU的负载,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那么,DMA方式传送数据有哪些特点呢?
1. 高效性
相对于CPU传输数据,DMA方式传输数据效率更高,这得益于DMA的并行传输能力和对CPU资源的解放。CPU将数据传输的工作交给DMA后,可以同时执行其它任务,使得计算机系统运行更顺畅。
2. 实时性强
什么是实时性?简而言之,就是CPU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能力。DMA方式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保证数据在规定时间内传输完毕,而且还减少了CPU的中断负担,更能够有效地保证传输的实时性。
3. 中断少
再来看看DMA方式传输数据和CPU直接传输数据的区别。CPU在传输数据时需要中断预处理、数据传输和处理后续事务等一系列操作,其中最耗时的部分是中断预处理。而DMA方式传输数据只会在初始启动时进行一次中断的请求,之后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再次中断CPU,大大降低了中断的次数,进一步加快了速度。
4. 依赖性强
DMA方式传送数据的前提是DMA控制器这一硬件部件的存在,因此该传输方式要求较强的依赖性。而CPU在传输数据时并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所以不存在传输依赖性的问题。
以上就是DMA方式传送数据的主要特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虽然DMA方式传输数据这一技术已有许多年的发展历史,但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迭代,DMA也不断得到升级和改进。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