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DNS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希赛网 2023-12-24 16:48:24

DNS(Domain Name System)服务器是一种将人类可读的域名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IP地址的系统。网络通信中涉及到众多的DNS服务器,它们在保证网络连通性的同时,也在维护着互联网的稳定性。那么,DNS服务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从多个角度来分析DNS服务器的工作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DNS服务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1. 解析过程

当用户输入网站的域名时,DNS服务器需要将其转换成对应的IP地址才能建立连接。这个过程称为解析,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递归查询

本地DNS服务器(也称为DNS缓存服务器)首先获取到用户请求的域名,然后查询自己的缓存中是否已经保存了这个域名的IP地址。如果已经保存,则直接返回IP地址给用户,减少了查询时间。如果没有缓存,则通过递归查询来获取这个域名的IP地址。

递归查询是指DNS服务器向根DNS服务器逐级发送查询请求,直到获取到目标域名的IP地址为止。在这个过程中,DNS服务器会依次向上查询根DNS服务器、顶级域名DNS服务器、次级域名DNS服务器和授权域名DNS服务器,直到获取到目标域名的IP地址为止。

(2)迭代查询

在递归查询的过程中,由于DNS服务器需要向上逐级查询,因此需要等待各级服务器的响应,这个过程比较耗时,容易造成网络延迟。为了优化查询速度,DNS服务器还可以使用迭代查询。

迭代查询是指DNS服务器直接向下一级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客户端,由客户端再向下一级服务器查询,直到获取到目标域名的IP地址为止。这个过程有利于提高查询速度,但相应的,它需要客户端承担更多的查询工作。

(3)负载均衡

当DNS服务器查询下级DNS服务器时,为了提高查询速度和可靠性,它也会根据服务器的负荷情况和性能状况进行负载均衡,将查询请求分摊到多个服务器上进行处理。这个过程需要对服务器的负载状况、网络延迟和服务器热备份等因素进行考虑。

2. 缓存与更新

为了提高查询效率,本地DNS服务器会保存已经查询过的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信息,这个过程就称为缓存。缓存时间的长短可以通过TTL(Time To Live)参数来设定,一般在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在此期间,用户再次请求相同的域名时,本地DNS服务器可以直接返回缓存的IP地址,而不用重新查询。这种方式能够大大缩短查询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同时,DNS服务器为了保证查询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定期更新缓存中保存的映射信息。这个更新过程需要考虑缓存的失效时间、更新频率和网络延迟等因素。在实际应用中,DNS服务器一般会采用增量更新的方式,只对部分缓存进行更新,而不是全部清空重建。

3. 安全防护

DNS服务器在工作过程中,也面临着安全攻击和网络威胁的风险。为了保障网络的安全性,DNS服务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包括:

(1)防攻击

DNS服务器会对查询请求的来源进行验证和鉴别,避免非法用户和攻击者对服务器进行恶意查询、投毒等行为造成的影响。同时,DNS服务器还需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防范各种攻击手段如缓存溢出、DNS劫持、DNS污染等。

(2)身份认证

为了避免恶意用户冒充其他用户进行查询,DNS服务器一般还会采用身份认证方式,对查询用户进行验证,确保其真实身份。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密码、证书或者Token等方式来实现的。

(3)日志审计

DNS服务器为了方便对查询记录进行监控和审计,还需要记录每个查询请求的来源、目标和查询时间等信息,并将其保存到日志中。这个过程有助于发现和排查网络安全事件,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