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入侵检测的一般过程

希赛网 2024-04-30 07:51:10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指针对网络系统或计算机的操作者行为或计算机系统中的异常行为进行检测,并及时地采取响应措施进行防范和保护。入侵检测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基本目的是协助网络管理员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和保密性。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入侵检测的一般过程。

一、入侵检测的种类

入侵检测分为传感器、主机和网络入侵检测。其中传感器入侵检测是指在网络边缘添加网络侦测装置,以进行入侵检测,主机入侵检测是在主机上设置入侵检测软件来实现入侵检测,网络入侵检测是在网络上使用复杂的算法程序实现的。

二、入侵检测的方法

入侵检测的方法主要分为基于特征的方法和基于异常的方法。基于特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已知的入侵特征组合分析,来辨别特定的入侵类型,比如流量分析、主机特征分析、弱点扫描等。基于异常的方法则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从而了解正常网络的行为模式,以检测出异常行为。

三、入侵检测的原则

入侵检测的原则主要是防范性、及早性、有效性。其中防范性是指对网络系统或计算机的操作者行为或计算机系统中的异常行为进行检测,及早性是指在入侵侦测时及时掌握情况,尽快实施措施,有效性是指在各种环境下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网络安全保障。

四、入侵检测的流程

入侵检测的流程主要分为侦察、入侵和攻击三个阶段。侦察阶段是指攻击者进行信息收集,对网络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可以入侵的目标。入侵阶段是指攻击者利用发现的弱点打入目标网络,进行真正的攻击和入侵。攻击阶段是指攻击者进行各种破坏性行为,可能会窃取机密文件、造成系统崩溃等。

五、入侵检测的技术手段

入侵检测的技术手段主要分为网络流量分析技术、检测引擎技术和用户行为分析技术。其中网络流量分析技术主要是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判断网络是否遭到攻击。检测引擎技术则是指对特定入侵类型的特征模式进行分析,依据这些模式进行入侵检测。用户行为分析技术则是分析和跟踪网络用户的行为模式,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

综上所述,入侵检测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其流程主要分为侦察、入侵和攻击三个阶段,检测方法则主要分为基于特征的方法和基于异常的方法。入侵检测的原则是防范性、及早性、有效性。入侵检测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网络流量分析技术、检测引擎技术和用户行为分析技术。为了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我们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技术,并及时发现入侵行为,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