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即生成树协议,是网络中常见的协议之一,其作用是在拓扑结构中消除环路,防止广播风暴。在实际网络环境中,配置STP协议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介绍STP协议配置的相关知识。
一、STP协议的基本原理
STP协议的原理是:在有多个路径可选时,选出一条最佳路径。它先通过选取根桥,然后选定在每个段上与根桥距离最近的桥为该段的领导桥,最后通过依次关闭那些不符合生成树规则的端口,构建出一个不带环的生成树。从而保证单向数据流,防止发生广播风暴。
二、STP协议的配置方法
1.将网络划分成区域/ VLAN: 一个区域/ VLAN上的所有交换机应该使用相同的STP配置。这样可以减少错误,并使配置协调一致。
2.选择Root Bridge:选中相应的交换机作为根交换机,只有一棵生成树以该交换机为根。
3.计算出所有的端口的距离:通过各确认所连接的客户端交换机距离根交换机的距离,得到每个交换机与根交换机的距离,最终得出端口的距离。
4.选出Designated Port:画出拓扑图,选择每个交换机的Designated Port,将该端口看作连接到下一级交换机的上游端口。
5.禁用无用端口:将不是边缘端口的所有端口禁用,即不是连接到客户机的端口。
三、STP协议的优化方法
1. 修改协议的优先级:将桥的优先级设为更高的值,例如2的15次方。
2. 修改端口的优先级:优化边缘端口和非边缘端口的链路,增加优先级较高的端口,例如使用Etherchannel。
3.修改全局参数:靖寓全局参数的选择,选择较短的时间以保证网络连接的安全性。
四、评估STP协议的效果
在进行STP协议配置后,需要评估效果,确定配置的正确性并针对问题进一步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查看端口和银杆状态:在交换机上使用sh the running-config和sh interface命令查看配置状态。
2.查看链路的状态:使用show spanning-tree命令查看各个端口与根之间的联系,查看端口状态,如端口是否被阻塞。
3.利用内外部监控检测生成树的可用性:通过SNMP/ Syslog 系统监控交换机状态及性能,可以提前发现任何故障以及干预机会。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