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指覆盖范围较大的网络,通常由多个局域网(LAN)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互连而成,为不同地域的机器提供高效的数据通讯服务。广域网涉及哪几层?这一问题是众所周知的,但它所经涉的范围却不仅仅是网络结构层面的。
1. 应用层
广域网的应用层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基本的数据通讯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等,它们使用标准化的协议集来进行互通。常见的应用协议有SMTP、FTP、HTTP等。这些协议大多数都基于TCP或UDP协议运行,并且负责处理网络连接建立、数据传输与关闭等任务,属于计算机网络七层模型中的最上层。
2. 传输层
广域网的传输层是负责点对点的排序、传输和报告错误的协议。这个层次上的协议可以被看作是应用层与网络层之间的桥梁。建立连接(TCP)和用户数据报安全传输(UDP)是常见的传输协议。因为这个层次上不但要处理数据流的分组、拼装等操作,而且还要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多点通信,所以它也被看作是计算机网络七层模型中的核心层次。
3. 网络层
广域网中的网络层是负责多路通讯和路由选择的层次。它通常支持一些特殊协议,如IP(Internet Protocol),因为IP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互通性,同时也是整个网络可以被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手段。网络层的其他工作还包括寻址、分组发送、报告错误等等。
4.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广域网中物理连接层次上的组件。该层次的协议有SDLC、PPP、Frame Relay等。在广域网中,这一层次下的协议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数据的包分装。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检验、帧的同步、流量控制、传输管理、信道检测以及错误校验等等。
5. 物理层
广域网中的物理层是最底层的一层,相当于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之间的点对点连接。该层次下主要使用高速调制解调器来实现传输,包括FTTH、DSL、T1等技术。该层次下的协议主要是负责物理连接相关的任务,如传输介质的物理性能、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转发硬件的管理等。
综上,广域网涉及的五个层次,从物理传输层到应用程序层都有所涉及。而轻应用开发、分布式计算、网络安全与稳定以及网络消息推送等各个方面均与广域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对广域网的五个层次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转型、应用不断普及和安全隐患不断增加等多个问题。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