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网络管理系统分为哪些层次

希赛网 2024-01-27 11:42:33

网络管理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工具,它通过对网络设备的监控、诊断、配置及安全管理等功能,能够使网络管理员实现对网络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在网络日常运维及故障处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管理系统的架构中,不同的功能被分配到不同的层次中。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网络管理系统分为哪些层次。

一、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模型,同时也是网络管理系统主要的分类方式之一。OSI模型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层,分别是:

1.物理层:负责网络设备的物理连接和数据传输的物理特性;

2.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的基本传输并提供数据错误校验和纠正功能;

3.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4.传输层: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端到端的可控性;

5.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取消会话;

6.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加密;

7.应用层:负责用户接口。

不同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以在不同的OSI层次之上实现。

二、 SNMP协议模型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一种网络协议,它通过简单、轻量级的消息交换,实现网络设备的监控和配置管理。SNMP协议模型把网络管理系统分为四层,分别是:

1.管理信息库层(MIB):负责管理网络的SNMP管理信息库;

2.网络协议层:负责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消息交换;

3.消息处理层:负责处理网络管理消息;

4.应用层:负责实现特定的网络管理功能。

三、功能模块分类

网络管理系统还可以按照功能模块来进行分类:

1.设备管理模块:负责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监视、维护和配置;

2.性能监控模块:负责对网络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3.配置管理模块:负责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管理和备份等操作;

4.安全管理模块:负责对网络安全进行管理、加强和防护。

四、基于服务的分类

网络管理系统还可以按照提供的服务类型来进行分类:

1.资源管理服务:负责对网络资源、设备进行管理、监控、配置和优化;

2.运行管理服务:负责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诊断和维护等操作;

3.安全管理服务:负责对网络安全进行监控、保护和预警等操作。

综上所述,网络管理系统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层次划分。 OSI七层模型是主流的分类方式之一,同时还可以按照SNMP协议模型、功能模块分类和基于服务分类来进行层次划分。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划分主要是为了实现管理、监控、配置和优化网络性能的目的。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