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入侵检测技术可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希赛网 2024-04-28 12:01:28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在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入侵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入侵检测技术有多个分类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一、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入侵检测可分为以下两类:

1、基于特征的检测方式。

基于特征的检测方式通过对网络流量、文件、进程等多维度信息的特征进行分析,检测是否存在可疑活动和攻击行为。这种检测方式的优点是准确性高,但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也比较容易被攻击者针对攻击。

2、行为分析的检测方式。

行为分析的检测方式通过对正常网络行为进行建模,检测网络流量、操作行为、用户行为等是否与正常行为有差异。行为分析技术适用于检测新型和未知的攻击行为,但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时间建模,并且假阳性率较高。

二、根据检测范围的不同,入侵检测可分为以下两类:

1、主机入侵检测。

主机入侵检测技术是指对单个主机进行检测,例如对主机的文件、系统进程、系统调用等进行监控,以及检测网络连接等。主机入侵检测技术对于检测主机级别的攻击行为,具有高性能和灵活性等优点,但是并不能对在网络中的数据流量进行监测和分析。

2、网络入侵检测。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是指对网络流量进行解析和分析,检测是否存在攻击行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对于检测网络级别的攻击行为,具有高效性和全局性的优点,但也存在频繁的假阳性和大量的数据处理等问题。

三、根据检测数据的来源不同,入侵检测可分为以下两类:

1、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

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技术通常采用规则匹配技术,根据已知的特征、攻击手法和攻击方式等来检测入侵行为。规则匹配技术可以基于包头、包体、协议等多个层次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

2、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

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技术通常采用机器学习等算法,根据已知数据集对通信行为进行建模,然后检测是否存在异常行为。由于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技术不需要预定义特征,可以检测未知攻击和恶意行为,但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和精度也是个问题。

在综合上述分类方式后,入侵检测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技术,来降低网络安全威胁的风险。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