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除了满足穿着需求之外,穿着舒适、材质安全也是人们选购衣服时重要的考虑因素。衣服安全类别GB18401-2010就是对衣服的材质、安全等级做出的一项国家标准。本文将从标准制定、标准内容和对消费者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标准制定
衣服安全类别GB18401-2010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于2010年6月1日公布实施。该标准与之前的衣服安全标准GB18401-2003相比,增加了防尘螨指数、pH值、甲醛含量等内容,更加全面、严格。此标准是根据我国《商品检验法》和《纺织品进出口质量安全法》对纺织品类商品的安全监管要求来制定的。
二、标准内容
衣服安全类别GB18401-2010主要包括五大类内容:纤维组成、着色助剂、pH值、强力弹性和尺寸变化率、甲醛含量等。这些内容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消费者们能够获得真正安全、健康、无污染的衣服。其中,纤维组成主要是针对材质进行规定,如我们能够看到常见的标签上面会有所描述。着色助剂主要是针对衣服颜色方面,确保所使用的颜料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pH值是指衣服在洗涤过后的酸碱值;强力弹性和尺寸变化率指衣服穿后与洗后尺寸变化;甲醛含量是指衣服通过化学物质检测后,甲醛含量是否超标。该标准内容十分全面细致,为消费者选购安全衣物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三、对消费者的影响
衣服安全类别GB18401-2010的出台,对消费者在选购衣物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标准的出台,提高了我国服装行业的安全标准,消费者们在购买衣服时可以从标签上了解衣服的材质、洗涤、搭配等信息,从而更加了解自己所购买的衣服是否安全、健康、符合标准。同时,该标准的执行也促进了服装行业的规范化和生产质量的提高,为消费者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衣服。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