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教育、交通、金融、医疗和军事等多个领域。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信息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信息安全是指在信息系统运行中保护信息及其处理过程不受非法侵入、窃听、篡改、破坏等威胁,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审计性。
信息安全的特征
信息安全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面:
1. 机密性
机密性是指信息仅能被授权的人访问、处理、使用,并防止未被授权的人获取。信息系统中,对于重要的信息资产,需要寻找一些保护措施,如秘密加密算法、访问控制机制、防火墙等。
2. 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信息没有被非法改变或者破坏。信息安全系统需要采取完整性保护措施,如校验码、数字签名、数据备份等。
3. 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信息必须能够被授权的人在需要的时间内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系统必须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例如,军事系统需要保证实时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医疗系统需要保证响应时间和及时性。
4. 可控性
可控性是指信息系统中管理者可以控制和监督信息系统的各项运行活动,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控。通过打通各种安全机制,完善安全体系架构,实现对安全管理的有效控制。
5. 可审计性
可审计性是指信息系统中对活动和迹象进行审计记录,以便日后追查信息安全事件,并保留重要的达到关键目标的证据。审计记录应包括有关访问和操作系统文件、数据库、应用程序、网络等方面的详细信息,这有助于建立审计轨迹。
信息安全的保护
信息安全的保护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管理和制度三方面,而不是仅靠一个安全系统或工具就能解决的问题。在技术方面,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有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和身份验证技术等。在管理和制度方面,需要建立相关安全规定、制度、管理人员的责任分配和培训,以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另外,还有一些信息安全问题需要特别重视,如网络威胁、社交媒体安全、移动设备安全等,这些问题需要加强预防和应对,做好保密处理,避免泄漏个人隐私信息。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