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协议是夫妻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婚姻财产进行约定管理的协议。但是,如果出现以下情形,婚内财产协议将会被认定为无效。
一、 对婚姻财产的约定与法律规定不符
在制定婚内财产协议时,夫妻不得侵犯婚姻法、民法等法律规定的规定。如果婚内财产协议与法律规定不符,则该协议将不被法律承认。
例如,夫妻协议把双方在婚前共同购买的房产全部归一方所有,此时就不符合婚姻法的规定,该协议无效。
二、 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存在违反民事自由意思的情形
协议的订立应该是双方自主意愿的体现,如果协议签订时有强制、威胁、欺骗等行为,将会造成协议的无效性。
例如,一方通过逼迫、威胁的方式迫使对方签订协议,或者在未充分了解协议内容情况下签订协议,这些情况都会存在民事自由意思受限的问题,导致协议无效。
三、 协议违反社会公序良俗
婚内财产协议的内容不应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如果协议内容违反公序良俗,将会对公共利益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该协议将被法律视为无效。
例如,夫妻在婚内财产协议中约定以妻子的身体作为担保,或者约定在离婚后一方必须支付大量赡养费,将会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协议无效。
四、 协议违反法定程序
婚内财产协议应该是符合法定程序的。如果协议的制定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程序的问题,将会导致协议无效。
例如,协议的签订需要符合书面形式、公证、登记等要求。如果在协议的签订过程中未进行公证或者登记等程序,那么协议将被认为是无效的。
五、 协议系利害关系人合谋共同欺骗
婚内财产协议必须是真实和公正的,在协议签订的过程中不能存在利害关系人合谋共同欺骗的情形。
例如,夫妻在签订协议时,将对方的财产予以虚报、隐瞒、伪造,在协议制定的过程中存在欺骗行为,这个协议显然是无效的。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