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路由协议是一个早期的路由协议,被广泛用于小型网络中。它自身有许多特点,下面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传输方式
RIP路由协议采用距离向量算法(distance-vector algorithm)进行路由选择。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计算速度快,不会产生计算复杂度过高的情况。但是,由于其局限性,当网络规模变大、链路变多时,距离向量算法的性能将逐渐受到限制,因此,RIP路由协议对于中大型网络来说并不适用。
二、跳数限制
RIP路由协议规定了跳数的限制。当路由信息传递的跳数大于15时,默认该路由不可达。这种限制可以避免路由环路造成的带宽浪费问题,并且也可防止路由循环等问题的产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跳数限制可能会导致路由无法选择最优路径,将会影响网络性能。
三、易受网络故障影响
由于RIP路由协议采用了距离向量算法,因此它具有诸如计数到无穷大,路由震荡等缺点。当网络中存在链路故障或者端口状态发生变化时,RIP会将表中的一个网络删除,并将此信息通知给邻居节点,从而引起整个网络的重算、更新和交换。这样会造成频繁的路由更新,影响网络的性能。
四、使用广播传送路由信息
RIP路由协议使用广播的方式传送路由信息。在中小型网络环境中,这种方式传输效率高,可以方便地更新路由信息。但在大型网络环境中,这种方式下会消耗大量的带宽资源,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
综上所述,RIP路由协议具有易实现、计算速度快、能避免环路问题、使用广播可以方便地更新路由等特点。同时,它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适用范围有限、易受网络故障影响等。因此,对于不同大小的网络环境,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路由协议。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