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路由器是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组件之一,而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则是让路由器自主寻找最佳路径的必要措施。本文将重点介绍配置RIP协议的方法及细节,旨在帮助网络工程师更好地完成配置任务和提升网络性能。
一、RIP协议简介
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是一个用于动态路由的协议,通常被用在基于IP的网络中。RIP的优点是实现简单、配置容易、组网规模有限。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负载高,限制度较弱等。
二、配置RIP协议
1.网络拓扑图设计
在设计网络拓扑图时,可以采用分区的方式,将地址空间分割成许多区域,并且每个区域都要部署一个路由器。网络分区的目标是将可达性信息扩散到这个区域中所有设备(主机、路由器等),使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能够通过路由器相互通信。
2.启用RIP协议
a.进入路由器用户模式
b.进入路由器特权模式
c.进入路由器全局配置模式
d.启用RIP协议
3.配置RIP协议
a.配置RIP版本和路由器标识符
b.增加出站接口
c.添加RIP网络信息
d.设置RIP路由器优先级
e.设置RIP版本进行带宽控制
三、RIP协议中的问题及调整
1.基于延迟计算的网络不安全问题
延迟计算法只计算跳数,不考虑带宽、网络拥塞等因素。因此,在复杂网络中,路由器可能会选择不必要的、低效率的路线。这时需要进行路由调整,可以采用使用带宽作为出站metric的RIP;或者通过减小网络拥塞、增加带宽以提高效率等方式来解决。
2.路由环路问题
路由环路是指多个路由器之间形成了多个相互连接的通路。路由器会从一个接口向另一个接口反向转发数据包,导致数据包在这些路由器之间循环,降低了网络通信效率。路由环路的解决方案是使用RIP指定最大跳数,即只在一定跳数内交换路由信息,以防止路由环路的产生。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