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是现在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之一。它定义了一组协议,用于数据在局域网中的传输,从而实现计算机互联。那么,以太网的协议有哪些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物理层协议
以太网的物理层协议是指它在传输媒介(如电缆)上的信号传输规范。常见的以太网物理层协议有:
1)10BASE-T协议:传输速率为10Mbps,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最长传输距离为100米。
2)100BASE-TX协议:传输速率为100Mbps,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最长传输距离为100米。
3)1000BASE-T协议:传输速率为1Gbps,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最长传输距离为100米。
除以上协议外,还有10BASE-FL、100BASE-FX、1000BASE-SX等协议,它们分别使用光缆作为传输介质,能够传输更远的距离。
2.数据链路层协议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数据是如何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两种:
1)CSMA/CD协议:是以太网最初采用的协议,其原理是发送方在传输数据前先监听传输介质上的信号。如果传输介质上没有信号,发送方则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如果多个发送方同时发送数据,会发生冲突,此时所有发送方会停止传输,然后重新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再行发送。
2)交换机协议: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扩展局域网。当计算机向交换机发送数据时,交换机会自动学习该计算机的MAC地址,并保存在自己的转发表中。当交换机接收到另一个计算机发来的数据时,会自动查找转发表,找到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再将数据直接转发给目标计算机。
3.网络层协议
以太网的网络层协议用于处理数据包在不同网络之间的转发问题。一个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是IP协议。当计算机向另一个网络发送数据时,它会将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指定为目标网络的IP地址。然后,路由器就会使用IP协议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网络的下一跳路由器,直到最终到达目标计算机。
4.传输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用于提供端到端的传输服务。以太网不直接提供传输层服务,但它是许多传输层协议(如TCP和UDP)的基础。在使用TCP或UDP时,数据首先被封装到一个数据包中,然后数据包被封装到以太网帧中进行传输。
5.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协议用于提供网络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等。这些协议不直接依赖于以太网,但它们能够通过以太网进行通信。
综上所述,以太网的协议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这些协议共同组成了以太网,使得计算机之间能够完成数据的传输。本文给出的三个关键词是以太网、协议、局域网。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