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测试是一种代码级别的测试方法,又被称为结构化测试或透明盒测试。通过对程序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来评估程序的质量。在白盒测试中,主要采用逻辑覆盖来确保程序的完整性,而逻辑覆盖则指的是在测试中尝试覆盖程序中的所有逻辑路径,包括分支,循环,异常处理等。
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理解白盒测试的逻辑覆盖:
假设有一个程序的功能是判断输入的三个整数是否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程序的主体代码如下:
```
if (a <= 0 || b <= 0 || c <= 0) {
return false;
} else if (a + b <= c || a + c <= b || b + c <= a) {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true;
}
```
假设现在要进行白盒测试,如何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所有的逻辑路径呢?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分支覆盖
分支覆盖是指通过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所有的分支语句。在上述代码中,有两个分支语句,一个是 if (a <= 0 || b <= 0 || c <= 0),另一个是 else if (a + b <= c || a + c <= b || b + c <= a)。因此,我们至少需要设计两个测试用例来覆盖这两个分支语句的所有情况,如下所示:
- a=0, b=2, c=3
- a=1, b=2, c=5
对于第一个测试用例,由于 a<=0 的条件成立,因此程序会返回 false;而对于第二个测试用例,所有条件都不成立,程序会返回 true。
2. 条件覆盖
条件覆盖是指通过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情况。在上述代码中,有三个条件,分别是 a<=0,b<=0,c<=0。因此,我们需要设计如下三个测试用例:
- a=-1, b=2, c=3
- a=1, b=-1, c=5
- a=1, b=2, c=-1
通过这三个测试用例,可以覆盖所有条件的取值情况。
3. 路径覆盖
路径覆盖是指通过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的所有路径,包括正常路径和异常路径。在上述代码中,程序的正常路径是从 if (a <= 0 || b <= 0 || c <= 0) 到 else 或者从 else if (a + b <= c || a + c <= b || b + c <= a) 到 else,而异常路径是在 if 或者 else if 中已经返回了 false。因此,我们需要设计如下四个测试用例:
- a=0, b=2, c=3
- a=-1, b=2, c=3
- a=1, b=-1, c=5
- a=1, b=2, c=-1
通过这四个测试用例,可以覆盖所有的路径。
4. 循环覆盖
循环覆盖是指通过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的循环结构。在上述代码中,没有循环结构,因此不需要进行循环覆盖。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四种覆盖方式,我们可以设计出至少九个测试用例来覆盖程序的所有逻辑路径。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