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S(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框架特点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运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对整个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现代交通系统。ITS可以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和安全性,促进交通流畅,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升行驶体验等。在中国,随着城市化和交通拥堵的不断加剧,ITS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ITS的体系框架特点。
一、 ITS 的功能构成
ITS的功能构成可分为五个部分:1)交通信息管理;2)交通管理指挥;3)交通设施控制;4)出行信息服务与管理;5)ITS系统集成及运营。交通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路况信息、车辆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等;交通管理指挥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指挥调度中心建设、智能交通信息研判平台建设等;交通设施控制包括红绿灯控制、路面监控等;出行信息服务与管理包括公交信息、调度服务、停车场信息等;ITS系统集成及运营包括ITS技术系统的开发和创新、技术体系的规划和管理等。
二、 ITS 架构特点
中国ITS的架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1)集成化、模块化、统一化;2)开放性、可扩展性、自适应性;3)信息化、智能化、安全性。集成化、模块化、统一化事指将各级ITS子系统进行综合整合和协同工作,使其系统管理更加高效;开放性、可扩展性、自适应性指ITS应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领域、不同厂家、不同设备的接入;信息化、智能化、安全性指ITS具备信息化、智能化、安全保障的特点,可以为公众提供高品质、安全、丰富的交通出行体验。
三、 ITS 技术体系
ITS 技术体系包括路侧设施技术、车载设备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几方面。其中,路侧设施技术主要包括智能交通识别技术、智能交通感知技术、智能交通控制技术、智能交通管理技术、智能交通评估技术等;车载设备技术主要包括智能交通通信技术、预警技术、监测技术、导航技术等;互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
四、 ITS 应用场景
ITS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但在中国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治理;2)城市和高速公路ETC系统;3)智能交通公交系统;4)公共自行车智能化系统;5)智能停车系统。
五、 ITS 未来发展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推进,ITS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将趋势更加完善和多样化。未来,ITS将更加重视人文视角,注重可持续发展,在保证流畅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能源节约、污染减排;同时,还会加强对数据和信息的保障,构建多层次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机制,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智能、安全的交通服务。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