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光通信逐渐成为主流,而光模块作为光通信领域中的重要部件,其电气接口定义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应用需求、标准化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光模块电气接口定义的意义。
历史背景
回顾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光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光模块普遍采用的是以太网标准下的10BASE-F光模块,其电气接口定义基于10Mbps有线以太网抽象出来的三种标准接口——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接口。此后,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新的光模块标准应运而生。
应用需求
在现代光通信系统中,光模块已经具备了传输光信号、调制解调、放大、滤波、光电转换等多种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电气接口定义。在必须要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时,光模块所用的电气接口必须能够支持高达40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并且,要使用光模块的各类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光网卡等)之间实现互操作性,必须严格遵循电气接口定义标准,否则无法实现互操作性。
标准化
在光模块电气接口定义方面,现已经有一些标准得到了广泛实施,其中包括SFP、SFP+、QSFP、QSFP28和CXP等。这些标准中,每个标准都对应着不同范围、不同速率、不同传输距离的光模块。标准化不仅有助于光模块的生产和应用,而且保证了光模块的互操作性。目前,IEEE802也正在推进一项新标准——IEEE802.3bs,该标准将定义50Gbps和200Gbps的以太网光模块。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