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模型是指描述和衡量软件质量特征及其关联的度量的一组模型。软件质量模型的目标是提高软件质量。不同的软件质量模型适用于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和产品领域。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软件质量模型的概念。
首先,软件质量模型的基本概念是“质量特征”。“质量特征”是衡量软件产品质量的关键特征,如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安全性等。软件质量模型的任务是通过度量和评估软件的各个质量特征,以便评估软件质量。
其次,软件质量模型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结构的模型,将质量评估问题视为代码的质量问题;第二阶段是基于功能的模型,将质量评估问题视为功能需求的问题;第三阶段是基于过程的模型,将质量评估问题视为过程的问题。
然后,软件质量模型的分类可以分为两类:外观模型和实现模型。“外观模型”是描述软件质量特征的模型,如ISO/IEC 9126标准,它支持软件质量特征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实现模型”是描述软件质量属性与特性之间关系的模型,如ISO/IEC 12207标准,它支持管理和监控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此外,软件质量模型的选择需要根据软件开发过程的需求和产品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模型。为了满足软件开发的特定需求,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软件开发阶段选择不同的模型。例如,在设计和测试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模型来评估软件质量。
综上所述,软件质量模型是一种描述和衡量软件质量特征及其关联的度量的一组模型。软件质量模型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且可以分为外观模型和实现模型两类。在选择软件质量模型时,需要考虑软件开发过程的需求和产品特性。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