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一种,是目前中国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分类法,中图法第五版是指按照主题将图书分为不同类别的五版分类法。它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图书分类和馆藏运行自动化处理,是专门为中国图书馆而设计的一个分类法。那么,中图法第五版有几类呢?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一、按大分类的划分
按照大分类划分,中图法第五版主要分为以下十大类:
1)自然科学总论;
2)数理科学和化学;
3)天文学、地球科学;
4)生物科学;
5)医药、卫生;
6)农业科学;
7)工业技术;
8)交通运输;
9)航空、航天;
10)综合性图书。
在这十大类中,又会有多个分支分类,以实现更精细的分类。
二、按体裁分类
按体裁分类,中图法第五版主要分为以下八种体裁类别:
1)科学普及读物;
2)社会科学普及读物;
3)文学作品;
4)艺术、音乐、体育读物;
5)儿童读物;
6)学术著作;
7)图书目录、索引、文摘;
8)生活休闲读物。
这些体裁类别可以将相关图书进行分类,让读者按照自己的需求,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
三、按内容分类
按内容分类,中图法第五版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2)技术、工程与材料;
3)信息科技;
4)医学与健康;
5)社会科学;
6)人文科学。
这些内容分类方面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更有效地了解不同类型图书的内容特点,从而能够更准确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图书。
四、按照图书馆藏地理分布分类
按照图书馆藏地理分布分类,中图法第五版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中国图书、少数民族文献、维吾尔文献、藏文献、港澳台图书;
2)外文图书;
3)地方志、方志;
4)古籍、善本、线装书。
这些分类主要是为了方便读者在借阅图书时,能够准确地找到所需图书的馆藏地,节省了读者寻找图书的时间和精力。
综上所述,中图法第五版主要从大分类、体裁、内容和图书馆藏地理分布四个角度来进行分类,分别分为十大类、八种体裁、六大面向和四类,每个角度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图书进行细致的分类,方便读者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图法第五版的分类将会更加精细,方便读者更好地阅读和学习。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