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是儿童早期艺术探索及表达的一种方式,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儿童绘画的五个阶段特点。
第一阶段:涂鸦期
涂鸦期是儿童最初接触绘画的阶段,此时,儿童会在白纸上乱画一气,没有明确的主题和构图规律,可能会反复擦拭。在这个阶段,儿童还没掌握画笔的控制能力,用笔会相对比较粗放,但这种涂鸦活动是儿童对图像表达的基础。
第二阶段:形态期
形态期发生在儿童2-4周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儿童会画一些具体的东西,如家庭成员、动物等,画面表现力逐渐丰富,具有一定的构成力。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现色彩的作用,在画作中运用简单的色彩。
第三阶段:模仿期
模仿期发生在儿童4-7周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模仿所见所闻,将所见到的景象和学习到的知识,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技巧水平逐渐提高,构图和画面表现力都更具有意义。
第四阶段:游戏期
游戏期发生在儿童7-12周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儿童的绘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开始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感受,同时,将一些社会性、生态性的主题加入到绘画中来。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有了更多的创意和思想表达能力,画作中的情感和主题也更为丰富。
第五阶段:定型期
定型期发生在儿童12周岁之后,这一阶段的儿童绘画作品更加稳定,有着自己的画风和特点。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达到顶峰,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感受。
综上所述,儿童绘画发展呈现出五个阶段特点,从简单的涂鸦开始,逐步进化为能够表达复杂情感和思想、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艺术形式。除此之外,儿童绘画的发展和父母的情感投入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父母给予儿童良好的情感支持和热情鼓励,能够更好地助力儿童的绘画发展。因此,儿童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儿童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展现。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