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管理是IT系统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负责管理IT系统中的硬件、软件、网络设备等资源的配置信息,确保它们在系统运行中处于一个合适的状态。在IT系统的运维过程中,配置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只有在正确对系统进行配置管理,才能越来越高效地使用资源,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进行配置管理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配置管理的流程
一个好的流程可以使配置管理更加顺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重点是采用合理的工具。配置管理的流程应该涵盖以下方面:定期审查系统符合安全标准、制定合适的指南和政策以进行配置更改、控制访问配置数据的权利并设立变更管理局以确保使用数据及时更新。
2. 配置管理的数据
数据是配置管理的核心。在管理过程中,如何保存、备份、恢复、共享数据都至关重要。对于每一项数据,应该要有唯一标识,确定数据应用范围并设置妥当的可见性,避免在流程中出现数据混淆的情况。同时,配置管理的数据还应满足以下要求: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可追溯性、保密性、可恢复性等因素。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能满足对数据的及时、准确使用及更新。
3. 配置项的控制
在配置管理中的“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CI)指的是IT系统中的任何资源,例如硬件、软件、文档等。在IT系统的运维过程中,每一个配置项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控制包括如下方面:对创建、更改、删除和维护配置项的流程进行掌控、定义配置项及其关系、确定配置项的根源、与服务管理过程相结合等。只有充分控制每一项配置项,才能确保环境稳定并且容易找到故障原因。
4. 配置项的记录
记录配置项能够帮助我们对某种配置项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并能够在配置项被删除之后追踪回收它们。记录包括以下重点方面:配置项名称和标识符、所有者、所属业务或服务、配置项的状态、历史问题、不同的版本、支持该配置项的变更记录、各项的升级计划以及服务水平统计记录等等。
综上所述,推荐在进行配置管理时,采用以下三个策略:
1.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流程,确保从业人员遵守大纲,能在有限时间内做好配置管理流程;
2.保证数据质量并存储和备份数据,确保配置数据是及时、准确、可靠、安全的;
3.建立严格的配置项控制,使配置项与服务管理更加相互关联,并记录每一项配置项以帮助我们对某种配置项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追溯发现原因,保证环境的稳定。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