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需要制定或制订方案的情况。但是,很多人在使用这两个词时会产生疑惑,到底是该用“制定”还是“制订”呢?本文将从语义、用法、规范等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语义
“制定”和“制订”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制作、制造”之意。但是,它们的语义还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制定”一般指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决定、规定某个事项,强调决策或制定方案的程序。而“制订”则着重于根据某些规范或标准来进行制定,通常更倾向于制作具有法规、标准、规定性质的文件或条例。
二、用法
从用法上来看,“制定”更常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语气比较委婉,如“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改进方案”;而“制订”则常用于正式文件或制度中,语气比较正式,“制订”还常与“有关部门”一词搭配,如“有关部门制订了新的行业标准”。
三、规范
其实,在规范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要求。从《标点符号用法》和《新华字典》来看,“制订”更加规范,应该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而“制定”则不强制要求使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制订”一定比“制定”更好,很多场合下“制定”更加得当。
四、综合考虑
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而哪个更为得体,则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综合考虑。例如,在写正式文件、制定条例、标准等内容时,应当使用“制订”更能突出其正式性和规定性;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制定一些小型的方案或计划时,使用“制定”则更为恰当。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