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关键路径法的计算例题

希赛网 2024-04-04 12:17:32

随着管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关键路径法对复杂的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既定的质量和成本目标完成。本文将以一个实际的例题为基础,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关键路径法的计算过程和应用。

问题背景:

某公司要完成一项工程,具体工程包括筹备、勘察、设计、采购、加工、安装、试运行和交付等八个工作。各项工作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 工作 | 前置工作 | 持续时间 |

|--------|---------|--------|

| A | 无 | 5 |

| B | A | 10 |

| C | B | 8 |

| D | B | 5 |

| E | A | 6 |

| F | C,D | 7 |

| G | E,F | 9 |

| H | G | 3 |

注:

1. 前置工作为空白,表示没有前序工作。

2. 同一个工作有多个前置工作时,前置工作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3. 所有时间均以单位为天表示。

计算过程:

1. 根据给定的工作及其前置工作信息,可以绘制如下形式的网络图。

网络图

2. 计算各个工作的最早发生时间(EST)和最晚发生时间(LST),分别列在如下的表格中。

| 工作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

| EST | 0 | 5 | 15 | 15 | 5 | 23 | 32 | 41 |

| LST | 0 | 13 | 23 | 20 | 5 | 23 | 32 | 41 |

- 计算最早发生时间:

- A的EST为0,因为没有前置工作。

- B的EST为5,因为前置工作A的持续时间为5,A的EST为0,两者相加得B的EST值为5。

- C的EST为15,因为前置工作B的持续时间为10,B的EST为5,两者相加得C的EST值为15。

- D的EST为15,因为前置工作B的持续时间为10,B的EST为5,两者相加得D的EST值为15。

- E的EST为5,因为没有前置工作。

- F的EST为23,因为前置工作C和D的持续时间分别为8和5,C的EST为15,D的EST为15,两者中较大值为15,所以F的EST值为23。

- G的EST为32,因为前置工作E和F的持续时间分别为6和7,E的EST为5,F的EST为23,两者中较大值为23,所以G的EST值为32。

- H的EST为41,因为前置工作G的持续时间为9,G的EST为32,两者相加得H的EST值为41。

- 计算最晚发生时间:

- H的LST为41,因为没有后继工作。

- G的LST为41,因为后继工作H的持续时间为3,H的LST为41,两者相减得G的LST值为41。

- F的LST为32,因为后继工作G的持续时间为9,G的LST为41,两者相减得F的LST值为32。

- E的LST为5,因为后继工作G的持续时间为9,G的LST为41,两者相减得E的LST值为5。

- D的LST为20,因为后继工作F的持续时间为7,F的LST为32,两者相减得D的LST值为20。

- C的LST为23,因为后继工作F的持续时间为7,F的LST为32,两者相减得C的LST值为23。

- B的LST为13,因为后继工作C和D的持续时间分别为8和5,C的LST为23,D的LST为20,两者中较小值为20,所以B的LST值为13。

- A的LST为0,因为后继工作B和E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0和6,B的LST为13,E的LST为5,两者中较小值为5,所以A的LST值为0。

3. 根据最早发生时间和最晚发生时间的计算结果,可以计算各个工作的滞后时间(SL),并且标记出关键路径。

| 工作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

| EST | 0 | 5 | 15 | 15 | 5 | 23 | 32 | 41 |

| LST | 0 | 13 | 23 | 20 | 5 | 23 | 32 | 41 |

| SL | 0 | 0 | 0 | 5 | 0 | 0 | 0 | 0 |

| 是否关键路径 | 是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是 |

- 计算滞后时间:

- A的SL为0,因为没有后继工作。

- B的SL为0,因为后继工作C和D的持续时间分别为8和5,C的LST为23,D的LST为20,两者中较小值为20,B的EST为5,两者相减得B的SL值为0。

- C的SL为0,因为后继工作F的持续时间为7,F的LST为32,C的EST为15,两者相减得C的SL值为0。

- D的SL为5,因为后继工作F的持续时间为7,F的LST为32,D的EST为15,两者相减得D的SL值为5。

- E的SL为0,因为后继工作G的持续时间为9,G的LST为41,E的EST为5,两者相减得E的SL值为0。

- F的SL为0,因为后继工作G的持续时间为9,G的LST为41,F的EST为23,两者相减得F的SL值为0。

- G的SL为0,因为后继工作H的持续时间为3,H的LST为41,G的EST为32,两者相减得G的SL值为0。

- H的SL为0,因为没有后继工作。

- 标记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是项目中持续时间最长的路径,通常是影响项目完成日期的关键因素。在本例中,关键路径是A-E-G-H,其持续时间为36天。

应用分析:

1. 通过关键路径法,可以对每个工作的持续时间、先后顺序和资源配备进行计划和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完成率。

2. 在实际应用中,关键路径法可以与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方法相结合,进行项目时间预测和资源分配,从而更好地控制项目进度和质量等方面。

3. 关键路径法还可用于制定优化方案,如收缩关键路径时间、降低非关键路径时间、调整资源配备等,以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益和效果。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