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测量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希赛网 2024-03-27 18:16:5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经常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对于测量工作来说,测量基准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测量基准是指用来进行测量的起点或参照物。正确选择测量基准,能够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测量基准的类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测量基准的类型。根据其参照对象的不同,测量基准可以分为绝对基准和相对基准。

绝对基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参照绝对真值或理论值的基准。例如,地球表面上的高程测量,可以用海平面作为其绝对基准。

相对基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参照其他物理量或测量数据的基准。例如,建筑物施工时,可以用周围地面的高度作为其相对基准。

2.测量精度的要求

选择测量基准时,需要考虑到测量精度的要求。根据精度的不同,测量基准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基准。

一级基准要求精度极高,通常指国家或者国际标准。例如,地球空间大地坐标系就是一级基准。

二级基准的精度比一级基准略差,适用于需要较高精度的测量工作。例如,国家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测量基准就是二级基准。

三级基准的精度比较低,可以用于一些一般的测量工作。例如,普通建筑施工的测量基准就是三级基准。

3.参考距离的需求

选择测量基准时,还需要考虑到参考距离的需求。参考距离是指测量基准和被测点之间的距离。

如果被测点距离测量基准较远,需要选择高精度、长期稳定的测量基准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被测点距离测量基准较近,可以选择较为简单且精度较低的测量基准。

4.测量基准的稳定性

测量基准的稳定性也是选择测量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稳定性指的是测量基准的物理特性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的能力。如果测量基准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那么在测量中就会产生偏差,影响测量结果。

因此,选择测量基准时,需要考虑其物理特性是否稳定,以及是否能够长时间地保持稳定。例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使用的卫星为测量提供了高精度的基准,然而由于卫星的物理特性容易受到太阳辐射、行星引力等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校准。

综上所述,选择测量基准需要综合考虑测量精度、参考距离、稳定性等多个因素。只有在选择合适的测量基准后,才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