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是评估软件能否满足用户需求、提供卓越的服务和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软件质量模型是根据质量要求和标准所制定的模型,它是一个评估软件质量的工具。软件质量模型包括6大特性和27个子特性,这些特性和子特性为评估软件质量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和客观的指标。
1. 功能性
软件的功能性是指软件能否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它是软件质量模型中最重要的特性。软件功能性包括了覆盖面、正确性、互操作性、准确性和合规性这5个子特性。覆盖面是指软件所包含的功能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正确性是指软件能否正确地实现其规定的功能,互操作性是指软件能否和其他软件或硬件模块进行通信和交互,准确性是指软件能否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生成结果,而合规性则是指软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政策等规定。
2. 可靠性
软件的可靠性是指软件在特定环境下按照预期方式运行的能力。软件的可靠性包括了成熟度、可恢复性和错误处理能力这3个子特性。成熟度是指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恢复性是指软件在意外情况下的恢复和恢复速度,而错误处理能力则是指软件是否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和错误情况做出适当的反应。
3. 易用性
软件的易用性是指软件使用起来是否方便、快捷和直观。软件的易用性包括了可操作性、界面设计、文档和帮助系统这4个子特性。可操作性是指软件的操作是否方便而容易理解,界面设计则是指软件用户界面是否符合用户的习惯和需求,而文档和帮助系统则是指软件是否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文档和帮助资源以供用户使用。
4. 效率
软件的效率是指软件在特定环境下消耗的资源和时间。软件的效率包括了时间特性和资源利用率这两个子特性。时间特性是指软件能否在短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任务,资源利用率则是指软件在运行时对硬件、网络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5. 可维护性
软件的可维护性是指软件在服务期内的可维护性。软件的可维护性包括了可理解性、可修改性和可测试性这3个子特性。可理解性是指软件的源代码是否易于理解和维护,可修改性是指软件的源代码是否易于修改而不影响其它部分,而可测试性则是指软件是否容易测试和调试。
6. 可移植性
软件的可移植性是指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的可用性。软件的可移植性包括了适应性、可替换性、可安装性和一致性这4个子特性。适应性是指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下是否能够适应不同的硬件和环境,可替换性是指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下能否被替换而不影响其他部分,可安装性则是指软件的安装过程和可靠性,而一致性则是指软件在不同平台下的功能和用户界面是否一致。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