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架构设计师

七种常见软件开发模型的分类

希赛网 2023-10-31 16:20:46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开发模型是一种统一的方法论,它可以引导和指导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进行。软件开发模型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本文将从历史、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四个方面对七种常见软件开发模型进行分类和分析。

一、历史分类

1.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的第一种模型,它主要强调开发过程的线性流程,其中每个阶段都必须完成且不能回头。它最早由罗伊斯在1970年提出,并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模型之一。

2. V模型

V模型是一种从瀑布模型演化而来的模型,它提出了测试阶段,即软件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应有对应的测试阶段,且必须完成。V模型的核心理念是“测试早介入”,这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开发过程中的错误和风险。

3. 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是一种迭代模型,它提出了快速原型设计的思想,即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可以先进行快速的原型设计,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改进,最终形成最终的软件产品。原型模型最早由Landin在1966年提出,适用于需求模糊或不确定的软件开发项目。

4. 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也是一种迭代模型,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逐步增加软件功能,即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将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增加一定的功能。增量模型最早由Bossert在1980年提出,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广泛应用。

二、特点分类

1. 基于组件的模型

基于组件的模型是一种将软件开发看作是组装组件的过程,即将单独开发的组件通过组合的方式组装成软件系统。基于组件的模型可以降低开发风险和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

2. 敏捷开发模型

敏捷开发模型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快速迭代、持续交付的开发模型。敏捷开发模型主张通过快速反馈、频繁的用户交互和自组织的方式来实现软件开发的目标。敏捷开发模型最早由Beck等人在2001年提出,是当前软件开发和管理中的主流模型之一。

3. 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是一种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模型。标准模型可以提供统一的软件开发流程和质量标准,降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

三、优缺点分类

1. 瀑布模型

优点:可以形成明确的软件开发流程和阶段,方便管理和控制。缺点:无法应对客户需求改变和设计错误,且对软件质量的保证较低。

2. 敏捷开发模型

优点:提高软件的响应速度和研发效率,同时也可以准确把握客户需求,提高软件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缺点:过于自由,无法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3. 标准模型

优点:提供统一的软件开发标准,规范软件开发过程,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维护性。缺点:过于死板,不能灵活地应对客户需求和开发过程中的变化。

四、适用范围分类

1. 针对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模型

针对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模型要求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以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软件质量的保障。常见的针对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模型包括V模型和原型模型。

2. 针对小型软件系统的开发模型

针对小型软件系统的开发模型要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同时也需要有高效的研发和交付能力,以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常见的针对小型软件系统的开发模型包括敏捷开发模型和增量模型。

系统架构设计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架构设计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