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广域网通信协议的选择

希赛网 2023-12-21 16:07:4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域网(WAN)作为覆盖范围广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和机构进行远程通信和数据交换的重要工具。在广域网的建设过程中,通信协议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不同的协议会对网络的性能、安全性、稳定性等产生影响。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广域网通信协议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协议类型

在广域网的建设中,常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有三种: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系统网络架构(SNA)和异步传输模式(ATM)。

TCP/IP协议是当前广泛使用的协议,其优点在于可扩展性好、支持跨平台、适用于各种网络应用,并可通过网络层次模型对网络性能进行管理。

SNA协议是IBM公司开发的,通常用于大型企业内部网络中,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由于其采用了自己的协议体系和通信模式,因此不适合跨平台使用。

ATM协议则主要用于数据传输速度较快的广域网中,可以通过一些控制策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也较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

二、网络性能

选择广域网通信协议时,必须考虑网络性能。这里主要包括带宽、延迟、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带宽指网络能够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因此在选择协议时应考虑网络带宽的大小,确保所选协议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性能。

延迟指数据包从发出到接收所需要的时间,对于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会议和在线游戏等,延迟必须要尽可能地缩小。

可靠性指网络传输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考虑网络的稳定性,确保数据传输尽可能不会丢包或出错。

安全性是广域网建设中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必须选择安全性能强大的通信协议,如SSL、IPSec等。

三、成本投入

建设广域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也需要进行经济分析。一些传输速度较快的协议如ATM,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而TCP/IP协议则更为经济实惠。

同时,在将来的网络扩展中,需预留充足的带宽和稳定性,因此选择合适的协议是必要的,能够在未来的扩展中充分发挥网络的性能,避免重复投资。

四、多种协议混用

在广域网建设中,也可以采用多种通信协议的混合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发挥不同协议的优点,同时也能够在成本上进行优化。例如,可以在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上采用不同的协议,或者选择多个协议,通过网络层次模型的管理,进行有效控制。

综合来看,选择合适的广域网通信协议,应全面从协议类型、网络性能、成本投入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到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性能的工具。同时,多种协议混用也是值得考虑的一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