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rip的算法

希赛网 2024-06-02 12:27:52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路由协议,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流行于互联网中。RIP算法采用距离向量算法进行路由选择,它为每条通往目的网络的路径都分配一个跳数值,从而实现路由选择。然而,RIP算法在今天的网络中已经逐渐被淘汰,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RIP算法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一、硬件限制

在RIP算法流行的时代,计算机硬件配置都比较低,因此,RIP算法的优势在于其计算和存储资源的低要求。但是,在现代网络中,路由器的硬件配置已经非常强大,因此,采用RIP算法往往会浪费系统资源,导致网络拓扑更新速度较慢,路由抖动和其他问题。

二、收敛速度慢

RIP算法的另一个主要缺陷是它的收敛速度比较慢。在网络发生故障时,例如链路中断或节点宕机,网络需要重新计算路由表,而RIP算法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更新路由表。否则,由于原来的路由表仍在维护,可能会导致网络中的数据包没有正确分发。这种情况下,如果网络中的大量数据包在路由收敛之前被转发,那么这些数据包将会丢失。

三、不支持VLSM

在RIP算法的时代,网络地址资源比较紧缺,因此大多数网络都采用类似类的单网段IPv4地址,即使用全都是32位的掩码。而在现代网络中,更多的是使用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进行划分网络地址。然而,RIP协议在路由表中没有指定VLSM的部分,导致它不能处理带有VLSM的网络,这也是RIP算法的一个不足之处。

四、易被攻击

RIP算法可以算是完全开源的路由协议,路由协议基本上显示了网络的拓扑结构,因此很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在RIP算法中,路由器并不会检查接收到路由消息的源地址是否正确,即可信。这就为告知虚假路由信息的拜客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路由器失去追踪真正网络拓扑的能力。这种恶意路由消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网络瓶颈和性能下降。

结语

总体而言,RIP算法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落后且有缺陷的路由协议。虽然RIP算法实现简单,但在当今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其收敛速度较慢、硬件资源使用低效且容易被攻击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我们应该选择其他路由协议,以优化网络性能,提高安全性。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