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量估算一直是采矿行业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估算的准确度也直接影响到采矿工程的投产和开采效益。投影法是资源量估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垂直投影和立面投影是常用的两种方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及优缺点。
一、概念和原理
垂直投影法是采用等距测量网格和等间距截面线,根据截面面积和产出岩石密度计算出矿体的体积和储量。其原理是利用等距测量网格和等间距截面线投影至地面,进行面积计算并通过测量得到各截面面积求和。相比之下,立面投影法是基于地物在一个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通过连续化的截面抽稀和储量关系进行计算,最终得出矿体的体积和储量。其原理是将地下矿体在某一个方向上的截面投影到一个垂直平面上,即矿体截面的纵向特征扩展至空间,计算对应的矿体体积。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在采用垂直投影法时,一般需要对地下矿体进行多次测量,并在相邻的每两个截面之间间距相等地布置等距测量网格,然后在各个等距测量网格上进行产出电量、岩石密度等的测量,最终得到每个等距测量截面的产出量和岩石密度,继而推算出矿体体积和储量。而立面投影法则需要得到对应方向上的截面信息,包括地下矿体的形态、走向、倾角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断续带和断层带等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地区,立面投影法得到的数据更具优势。
三、适用范围和精度分析
垂直投影法适用于矿体扁平、形状规则、基本不变形,且含矿体密度均匀分布的条件下进行资源量估算,其优点在于测量数据简单、通用性强,其缺点则是对矿体形态较为敏感,对裂隙和切带等异常地质构造的适应性较差。而立面投影法适用于矿体断层较多、面形复杂或存在部分含矿产层局部凸起等情况下进行资源量估算,其优点在于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高的精度,其缺点则在于测量、数字化处理、概念建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资源量估算方法中垂直投影法和立面投影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数据来源和处理、应用范围和精度以及计算和建模技术等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矿体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估算,以提高估算准确度和经济效益。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