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网络编程等领域。针对 C 语言程序设计的考察,下面将为你介绍一些常见题型及答案解析。
一、基础语法题
题目:编写一个 C 程序,输出 “Hello, world!”。
答案解析:这是 C 语言入门的必考题。正确答案如下:
```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
其中,`#include
题目:编写一个 C 程序,求 a 和 b 两个整数之和。
答案解析:这是常见的基础语法题,答案如下:
```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10, b = 20, sum;
sum = a + b;
printf("sum = %d\n", sum);
return 0;
}
```
这里的 `int a = 10, b = 20, sum;` 定义了 3 个整数类型的变量 a、b、sum,并初始化了 a 和 b 的值。`sum = a + b;` 是求和的操作,然后使用 `printf()` 函数输出结果。
二、数组题
题目:定义一个一维整型数组 a,包含 10 个元素,求该数组元素的最大值。
答案解析:这是一个数组的基础题,可以用循环求解,答案如下:
```
#include
int main() {
int a[10] = {10, 33, 12, 24, 35, 46, 57, 38, 89, 20};
int i, max = a[0];
for (i = 1; i < 10; i++) {
if (a[i] > max) {
max = a[i];
}
}
printf("max = %d\n", max);
return 0;
}
```
这里的 `int a[10]` 定义了一个包含 10 个元素的整型数组,并赋初值。然后使用循环遍历每个元素,利用 `if(a[i] > max)` 语句进行比较,如果满足条件,则更新 max 变量。
题目:定义一个二维数组 a,包含 3 行 4 列的元素,求该数组每一行元素的平均值。
答案解析:这是一个二维数组的基础题,可以用循环求解,答案如下:
```
#include
int main() {
int a[3][4] = {{1, 3, 5, 7}, {2, 4, 6, 8}, {9, 11, 13, 15}};
int i, j;
float avg;
for (i = 0; i < 3; i++) {
avg = 0;
for (j = 0; j < 4; j++) {
avg += a[i][j];
}
avg = avg / 4.0;
printf("第 %d 行平均值为 %.2f\n", i+1, avg);
}
return 0;
}
```
这里的 `int a[3][4]` 定义了一个包含 3 行 4 列的整型二维数组,并赋初值。外层循环遍历每一行,内层循环遍历每一列,利用 `avg += a[i][j]` 计算每一行的总和,然后用 `avg = avg / 4.0` 计算平均值,最后输出结果。
三、指针题
题目:定义一个整型变量 a,利用指针输出 a 的地址和变量的值。
答案解析:这是一个指针的基础题,可以用 `&` 运算符取地址,答案如下:
```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100;
int *p;
p = &a;
printf("a 的地址为 %p,a 的值为 %d\n", p, *p);
return 0;
}
```
这里的 `int *p` 定义了一个整型指针变量,用 `p = &a` 把 a 的地址赋值给指针变量。然后用 `printf()` 输出指针变量的值和所指向的变量的值。
题目:定义一个一维整型数组 a,包含 10 个元素,编写一个函数,利用指针输出数组元素的值和地址。
答案解析:这是一个进阶的指针题,可用指针代替数组下标,答案如下:
```
#include
void print_array(int *a, int len) {
int i;
for (i = 0; i < len; i++) {
printf("a[%d] 的地址为 %p,值为 %d\n", i, &a[i], a[i]);
}
}
int main() {
int a[10] = {10, 33, 12, 24, 35, 46, 57, 38, 89, 20};
print_array(a, 10);
return 0;
}
```
这里的 `void print_array(int *a, int len)` 定义了一个函数,函数接受一个整型指针和数组的长度作为参数。利用循环遍历数组,输出每个元素的地址和值。然后在主函数中调用该函数,输出结果。
四、结构体题
题目:定义一个学生结构体,包含学号、姓名和成绩三个成员变量,编写一个函数,输入五个学生的信息,计算平均分并输出。
答案解析:这是一个结构体的进阶题,需要用结构体和指针结合完成,答案如下:
```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_LEN 20
typedef struct {
char id[MAX_LEN];
char name[MAX_LEN];
float score;
} student;
void input_students(student *s, int n) {
int i;
for (i = 0; i < n; i++) {
printf("请输入第 %d 个学生的信息:\n", i+1);
printf("学号:");
scanf("%s", s[i].id);
printf("姓名:");
scanf("%s", s[i].name);
printf("成绩:");
scanf("%f", &s[i].score);
}
}
void print_students(student *s, int n) {
int i;
float sum = 0;
for (i = 0; i < n; i++) {
printf("学号:%s,姓名:%s,成绩:%.2f\n", s[i].id, s[i].name, s[i].score);
sum += s[i].score;
}
printf("平均分为:%.2f\n", sum / n);
}
int main() {
student s[5];
input_students(s, 5);
print_students(s, 5);
return 0;
}
```
这里的 `typedef struct { ... } student;` 定义了一个学生结构体。用 `void input_students(student *s, int n)` 函数输入每个学生的信息,用 `void print_students(student *s, int n)` 函数输出每个学生的信息,并计算平均分。在主函数中定义了一个包含 5 个学生的数组,依次调用两个函数实现输入、输出和计算平均分。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