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软件设计师

软件可测试性

希赛网 2024-05-18 15:42:15

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早期,软件可测试性已被纳入其设计阶段。软件可测试性是指软件的易于测试程度,其与质量、成本和交货时间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测试是检测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健壮性的过程。由于测试过程及其工具(如自动化测试)需要额外的资源,若软件系统较难测试,则测试成本将急剧上升,对于软件质量、计划和预算产生负面影响。软件可测试性因此成为开发人员和测试工程师必须要理解和考虑的一个重要概念。

测试的目标是发现所有潜在的缺陷,以确保软件更加健壮。然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能进行完全测试,因为测试的路径和程序代码的数量是庞大的。因此,测试人员需要确定测试范围和测试策略,以在可用的时间内发现更多的缺陷。可测试性的提高会增加测试人员的效率,并使其能够有针对性地检查潜在的缺陷。

软件可测试性表现在软件设计的方方面面。以下是一些软件可测试性的属性和技术:

1.可审查性:软件是否能够接受对其代码或文档的审核。软件的设计和文档必须是可供分析和检查的,特别是当出现问题时,就必须能够跟踪到指定代码。这是软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2.可测量性:软件是否具有可测量性。例如,与测量相关的属性,比如其性能、代码复杂性和可维护性,是否可以很容易地测量。测试结果的可测量性使得开发人员和测试工程师能够追踪故障和缺陷并改进代码和设计。

3.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测试结果在不同测试环境、配置或操作系统中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可预测性、可复制性。若测试结果缺乏可重复性,就无法对设计和代码进行有效的测试。对于每次测试,都必须能够重现相同结果,否则就具有可测量性问题。

4.可维护性:软件的代码和测试文档是否易于维护。如果代码难以维护,则测试难以维护。代码的难以维护可能会导致测试难以维护。

为提高软件可测试性,有以下几种经验:

1. 将测试纳入产品早期开发周期,遵循软件测试生命周期,确保在测试时考虑更多的软件质量属性。

2. 使用符合测试标准的测试工具和技术。自动化测试软件和测试框架可提高测试的生产力。

3. 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设计,以使软件系统更易于测试。分层设计对于设计和组织测试用例非常重要。

4. 在开发软件代码之前,必须定义和分析软件需求,以获得正确的设计和规格。

总之,软件可测试性主要涉及测试的范围、目标、策略和测试工具。软件可测试性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决定了测试工程师的效率和软件质量。开发人员和测试工程师必须了解如何提高软件可测试性,以便在测试期间发现更多缺陷,从而更好地确保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软件设计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软件设计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