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不仅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沟通技巧。然而,在儿童绘画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的特点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从儿童绘画历程、绘画技法、绘画内容等多个角度分析,探讨儿童绘画涂鸦期具有哪些特点。
一、儿童绘画历程
1. 涂鸦期
涂鸦期通常出现在1-3岁的婴幼儿阶段,孩子的涂鸦普遍没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只是一种随意的行为,甚至可能会涂在不该涂的地方,例如地面、墙壁、衣服等。在这一阶段,孩子对于绘画的掌握还很浅显,普遍使用的是简单的曲线或原始的点和线条。
2. 视觉涂鸦期
视觉涂鸦期出现在3-4岁的幼儿阶段,孩子开始学习形状和色彩的基础知识,并且逐渐出现了绘画的目的和意图,孩子开始有意识地描绘自己想象中的形象,例如动物、植物、人物等。此时孩子的涂鸦开始有了初步的结构。
3. 图形涂鸦期
图形涂鸦期大约出现在4-6岁的幼儿阶段,孩子开始逐渐深入学习绘画的技法,例如画圆、画方、画线条等,孩子的画作也更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具有基本的构图和空间表现力。
4. 图像涂鸦期
图像涂鸦期大概出现在6岁以上的儿童阶段,孩子可以通过绘画表达更复杂的思想,例如绘制景色、城市、食物等,颜色、线条设计等也更具有成熟感,孩子的绘画能力更加高超。
二、绘画技法
1. 应用颜色的规律
儿童在运用颜色时,可能并不存在如何选择适宜的颜色的规律,但是在绘画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例如天空是蓝色、草地是绿色等等。
2. 简单的构型
儿童在绘画时往往采用最为简单的构型,大多数画作都是简单的图形拼接。例如太阳是个圆圈,花朵是个“V”形,这些简单的构型都是孩子逐渐理解绘画的一部分。
3. 重复性和对称性
因为儿童的思维观念比较简单,所以他们往往在绘画时采用重复性和对称性的元素进行设计。例如绘制植物时,往往都会重复绘制同一个形状,并进行对称,使得画面呈现出稳定的感觉。
三、绘画内容
1. 着重刻画人物
儿童在绘画时大多会绘制人物,而且在人物形象上投入了大量的感情,例如绘制自己、家人或朋友。孩子往往认为这些人物同时具有物理上的特征和情感上的特征,从而会尝试通过绘画来表达。
2. 自己的想象世界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灿烂的想象力,常常会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这些想象世界往往体现在绘画中。例如孩子绘制一些神行天降的英雄、神话人物等,反映出孩子内心的憧憬和崇拜。
3. 绘制日常生活的元素
除了自己的想象世界,儿童在每天的生活中,还会对周围的环境、事物进行绘画。例如绘制家庭、学校、公园等常规场景,或者绘制自己喜欢的食物、动物等日常元素。
综上所述,儿童绘画涂鸦期具有多种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发掘艺术才能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不同层次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绘画有助于儿童对于美学的理解与体验,同时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建立良好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底蕴。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