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dcova框架

希赛网 2024-03-09 18:14:34

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DCOVA框架(英文全称为‘Discussion,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Visualization, and Assessment’)是协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SCL)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指导理论和实践框架。它由德国教育科学家Johannes Konert和Gerry Stahl于2017年共同提出,旨在指导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和教学设计师在协作学习场景下实现有效的学习活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系统地分析该框架的内涵、作用和价值。

一、D(discussion):鼓励学习者参与有意义的讨论

框架的第一个元素是“讨论”,这是协作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效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协调不同观点、增进交流和协作技能。根据DCOVA框架的理论,讨论的质量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

1. 建立学习目标:讨论应该围绕具体的学习目标展开,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并且可以避免讨论变得泛滥或无目的。

2. 提供支持性结构:讨论时应该有一定的结构和指导,比如提供话题、角色和任务分配等。这样可以避免学习者陷入无序、重复或平庸的讨论中。

3. 集成知识社区:讨论应该建立在共享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已有的资源、信息和经验一起交流和探讨,这样可以提升讨论的深度和质量。

二、C(cooperation):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协作

DCOVA框架的第二个元素是“合作”,这是协作学习中核心的思想和实践之一。强调了学生之间学习主体性的平等性和互动性。具体而言,合作学习应该:

1. 建立共同目标:学生之间应该建立共同的学习目标,形成相互依赖和协作的关系。

2. 贡献不同技能和知识: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分享不同的技能和知识,比如通过分工合作、分享资源等方式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3. 激励高质量合作:学生之间应该鼓励高质量的合作,比如奖励贡献、评估个人和团队的表现等。

三、O(organization):组织有效的学习任务和场景

第三个元素是“组织”,这一元素旨在保证协作学习场景的有效性和参与度。具体而言:

1. 设计学习任务:教学者应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和需要,设计符合学习目标的任务,使得学习者能够通过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设定旨在激励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2. 明确角色和权责:教学者应该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角色、社区的组织管理,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导和支持。

3. 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者应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四、V(visualization):视觉化促进协作与交流

视觉化是DCOVA框架的第四个元素,强调通过可视化工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具体而言:

1. 增强共享空间:学习者之间需要一个共同的学习空间,来分享资料、协作任务和讨论问题,这里可以使用可视化工具来加强 .

2. 促进学习交流:教学者可以使用流程图,思维导图和可视化框架等工具,帮助学习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协作,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3. 可视化评估:可视化工具也可以应用于对学习过程和成绩的评估,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且获得个性化的评估反馈。

五、A(assessment):评估学习质量和进程

DCOVA框架的第五个元素是“评估”,这一元素旨在评估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具体而言:

1. 评估学习过程:教学者应该评估学习者的贡献度、参与度等,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任务和指导策略。

2. 评估学习成果:评估学习成果是确认学习任务是否能够达到学习目标,该过程涉及到考核方法和评测工具等。

3. 评估反馈和改进:评估结果应该反馈给学生,并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学习过程和指导策略,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介绍DCOVA框架及其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探讨了讨论、合作、组织、视觉化和评估等五个元素在协作学习场景中的关系和应用。DCOVA框架具有指导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指导科研人员、教师、学生和开发者在协作学习场景中实现有效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