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2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它定义了不同层之间的接口和控制。在这个标准中,10BASE-T是一种采用双绞线传输信号的以太网技术。这种技术适用于传输10Mbps速度的数据。
首先,IEEE802.2协议中10BASE-T标准规定了传输介质,也就是说这种以太网技术必须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这是因为双绞线相对于其他电缆,具有较高的保护性能和较低的传输损失,因此能够更好地传输数据。
其次,该标准规定了帧的结构。10BASE-T标准中,帧由8个字节的前导码、6个字节的目的地址、6个字节的源地址、2个字节的长度/类型字段、46-1500字节的数据和4个字节的CRC组成。其中,前导码是用来同步时钟的,而目的和源地址则是用来识别发送者和接收者。长度/类型字段则标识数据包类型,而CRC字段则可以检测并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此外,10BASE-T标准还规定了单个网段(segment)最远可以传输信号的距离、最多可以连接的设备数量以及信号传输的速度。相应的,改标准指定了最大长度和最大连接数量。单个网络段最远可以传输信号的距离是100米,最多可以连接1024个设备,传输速度为10Mbps。
总结来说,IEEE802.2协议中10BASE-T标准规定了以太网技术在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时的帧结构、传输介质、最大传输距离、最大连接数量以及传输速度。这些规定为以太网的应用提供了明确的限制和标准,为应用提供了可靠性和互操作性。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