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大米是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而品质优良的大米更是备受珍视。一等大米执行标准是针对我国大米市场制订的标准之一,那么一等大米的具体执行标准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一等大米执行标准。
一等大米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等大米的定义。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大米》(GB 1354-2018)的规定,一等大米是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加工,干燥后的成品米粒完整、白色、有光泽,包括香米和圆米。其品质指标与标准表格中规定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一等大米的执行标准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一等大米的具体执行标准。按照GB 1354-2018规定,一等大米的执行标准如下:
1.外观:成品大米应成形,色泽洁白;
2.储存性能:大米应具有一定的储存性能,储存期限应不少于一年;
3.杂质:杂质应小于3个,包括:异物、碎米、野生稻、生虫、霉变、霉斑等不良杂质;
4.水分:大米的水分应在14%以下;
5.理化指标: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大米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规定的要求。主要包括垩白度、长短比、嗅味评分、胶稠度及透明度等。
6.微生物指标:大米中检测不出大肠杆菌和变形菌等致病菌的存在。
以上是一等大米的具体执行标准,符合标准的一等大米在品质、营养、口感上均具有优良的表现。
一等大米的健康优势
除了符合规定的执行标准,一等大米还有令人称道的健康优势。一等大米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和B2、以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调节肠道功能、平稳血糖、增强免疫力、预防贫血等多项功效。此外,一等大米在加工过程中剥去了大部分的细胞壁和胚芽,从而减少了污染物、农药和细菌的负荷,较其他类型大米更为健康和安全。
一等大米的选购与存储
最后,我们来谈谈一等大米的选购与存储。选购时,应注意选择包装完好、无潮湿、不开裂的产品,并选择权威认证的品牌或商家。为保持一等大米的品质,存储时应避免阳光直射,防潮防虫,尽可能在密闭的容器内储存。同时,一等大米也不宜长时间存放,尽量在购买后半年内食用完毕。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