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开发流程和模型进行开发。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是指在软件开发领域中广泛应用、被公认为较为成熟可行的一些软件开发模型,它们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下面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一、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最早提出的软件开发模型,它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软件领域,以线性顺序依次完成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各个阶段,其中各个阶段之间有明确的序列和互相依赖的关系,开发过程呈现出“依次推进”的线性结构,缺点是在前期的规定交付物越来越多,进一步让后期交付物收到制约,缺乏灵活性。
二、迭代模型
迭代模型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软件开发模型,它允许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反复地进行设计和编码,即先完成整体需求分析,通常称之为概要设计,然后按功能模块分别完成每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这个过程不断循环,不断完善需求、设计和编码,最终形成完整的软件系统。优点是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及时纠正、完善开发中的缺点,使得最终结果更加符合用户/客户的需求。
三、快速原型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是一种基于原型的软件开发模型,其基本思路是构建一个原型系统,根据原型版本中收到的反馈逐步完善软件系统。快速原型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开发速度快,能够迅速反映出用户的需求,但由于时间和经费有限,原型往往没有严格的质量保障。
四、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是一种基于构建增量软件系统的软件开发模型,该模型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多个小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依次构建、测试、交付,通过不断的迭代开发最终形成完整的软件系统。增量模型的优点是前期繁重的工作将逐渐分配给不同的增量,有助于减轻整个项目计划的压力,也能够使开发团队更加高效地进行工作。
五、混合模型
混合模型是将多个软件开发模型结合使用的一种软件开发模型,以瀑布和迭代模型为基础,逐步结合原型模型和增量模型等其他模型,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选择最优秀的软件开发模型。由于混合模型的优点,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控制开发过程,以及针对不同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备受欢迎。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