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大米的种类繁多,为了保证人们食用安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来标识大米。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大米的国家标准是如何标识的。
一、标准名称
大米的国家标准的标准名称是《大米》(GB1354),该标准是中国的国家标准,采用GB/T 编号格式。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大米的分类、品质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方面。
二、大米分类
根据《大米》国家标准,大米分有质量分级和加工工艺分类两种。
1. 质量分级
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大米分为优、一、二、三、四五个级别。
(1)优级大米:颗粒饱满、稠圆、色泽光亮,穗实度80%以上,裂纹率1%以下,长度宽度比在2.5-3.5之间。
(2)一级大米:颗粒饱满,色泽光亮,穗实度75-80%,裂纹率2%以下,长度宽度比在2.2-3.5之间。
(3)二级大米:颗粒外形符合要求,色泽光亮,穗实度70-75%,裂纹率2-3%之间,长度宽度比在2.0-3.5之间。
(4)三级大米:颗粒外形符合要求,穗实度65-70%,裂纹率3-5%之间,长度宽度比在1.5-3.5之间。
(5)四级大米:颗粒外形符合要求,穗实度60-65%,裂纹率5%以上,长度宽度比在1.5-3.5之间。
2. 加工工艺分类
根据大米的加工工艺不同,大米可以分为糙米、米糠、白米、香米等品种。
三、标志
按照国家标准,大米的包装上必须标明以下内容:
(1)生产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基本信息。
(2)产品名称、规格、级别等。
(3)出厂编号或合格证书编号等信息。
四、包装
《大米》国家标准要求大米包装必须符合食品包装卫生要求,使用没有任何异味和有害物质的食品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包装容器应有相应的容重标准。
五、检验方法
大米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指标、化学成分指标以及生物学安全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六、贮存与运输
《大米》国家标准要求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大米包装应放置于通风、清洁、干燥、无异味和无有害气体的场所库房,其温度、湿度、密封性、光线强度和油烟等指标应符合标准规定。
本文如上,从标准名称、大米分类、标志、包装、检验方法以及贮存与运输等多个角度对大米国家标准的标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大米国家标准的标识十分详细,除了一些基础信息外还涵盖了大米的外观品质、化学成分、生物学安全等方面。可以为人们在选购大米时提供一定的指导。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