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目标程序是指什么

希赛网 2024-03-16 12:47:3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如何编写一段高效、准确、可维护性强的程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目标程序作为计算机程序的一种形式,在实现这些要求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定义

目标程序,英文名为 Object Code,通常是指与程序源代码不同的二进制代码。其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并被编译器、链接器等工具处理和优化。与之对应的,源代码则是程序员编写的文本形式的代码。

二、生成方式

目标程序的生成有多种方式,比如编译、汇编、链接等。编译是将高级语言源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的过程。在编译过程中,源代码先经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等阶段处理,生成的中间代码最终被翻译为目标代码。汇编是将汇编语言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它相当于汇编语言的编译过程。而链接是将各个目标文件组合在一起生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

三、目标程序的优点

1. 高效性:目标程序的二进制代码被计算机直接执行,不需要再次翻译,因而执行效率高。相比源代码,目标程序的体积更小,在存储设备上占用空间更少,因此具有更好的存储和传输效率。

2. 保密性:由于目标程序是二进制代码,而不是文本形式的源代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密性。即使源代码被外泄,黑客也无法从中直接获取目标程序的信息。

3. 可移植性:目标程序的生成通常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硬件或软件平台,因此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进行部署和执行。这使得目标程序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4. 安全性:目标程序的二进制代码很难被篡改,因此可以保证程序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黑客对程序的攻击和破坏。

四、目标程序的缺点

1. 不可读性:目标程序的二进制代码通常很难被人类直接阅读和理解。因此在调试和维护时,需要非常小心谨慎,一旦出现错误,排错难度将会非常大。

2. 不可重用性:目标程序通常是根据特定的需求编写的,缺乏通用性和重用性,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于其他程序中。

3. 缺少源代码的灵活性:当需要进行一些自定义修改或拓展时,仅拥有目标代码是不够的。此时必须具备源代码,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

五、总结

综上所述,目标程序是可执行程序的一种形式,具有高效、保密、可移植、安全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不可读、不可重用、缺少源代码灵活性等缺点。因此,在开发计算机程序时,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生成方式,从而为实现高效、准确、可维护性强的程序奠定基础。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