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模型也被称为ISO参考模型,是一个用于计算机网络架构设计和通信协议的标准化框架。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3年开发,并在1984年公布。ISO模型定义了7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责任。
1、物理层
物理层是ISO模型的第一层,负责在通信实体之间传输原始比特流。在这一层,数据被转换成由电流、电压和频率等物理信号进行传输。由于传输媒介的不同,物理层的实现方式也不同。例如,以太网使用双绞线,而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信号传输。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位于ISO模型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帧。数据帧是数据的一种封装方式,可以添加帧头和帧尾等控制信息,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数据链路层还可以通过错误检测和纠错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
3、网络层
网络层是ISO模型的第三层,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数据包通过路由算法转发到目标地址。网络层也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协议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
4、传输层
传输层是ISO模型的第四层,负责在端到端的通信中提供可靠性和完整性检查。它可以将数据进行分割和重组,以确保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完整性。传输层最常用的协议是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5、会话层
会话层位于ISO模型的第五层,负责在通信实体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它可以提供一些可选的安全和认证功能,以确保不受干扰和保密性。会话层也可以通过多点连接来支持多个参与者之间的通信。
6、表示层
表示层是ISO模型的第六层,负责在不同设备上的数据交换和格式转换。例如,当一个文件从一个设备上传到另一个设备时,表示层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使它们能够在接收方设备上进行解析和使用。
7、应用层
应用层是ISO模型的最高层,提供了许多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接口,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Web浏览器。应用层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底层协议进行交互,例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和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综上所述,ISO模型包括7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责任。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数据,网络层和传输层负责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会话层和表示层支持数据格式转换和多点连接,应用层提供了许多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接口。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