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语言,SQL广泛应用于各大企业的数据管理和查询。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SQL语言是入门数据库的第一步。本文将从SQL语言的基础知识、常见例题及其答案等多个角度分析SQL语言。
SQL语言基础知识
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简称,是一种用于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它最初在20世纪70年代被IBM公司开发出来,随后在1986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化。
SQL语言常见操作:增删改查
1. 增加记录
使用INSERT INTO语句在表中添加新记录。例如,想要在employee表中添加一条新记录,可使用以下语句:
INSERT INTO employee (employee_id, first_name, last_name, department_id)
VALUES (12345, 'John', 'Doe', 10);
2. 删除记录
使用DELETE FROM语句从表中删除记录。例如,想要在employee表中删除id为12345的记录,可使用以下语句:
DELETE FROM employee WHERE employee_id = 12345;
3. 修改记录
使用UPDATE语句修改表中的记录。例如,想要将名字为John的员工的部门从10号修改为20号,可使用以下语句:
UPDATE employee SET department_id = 20 WHERE first_name = 'John';
4. 查询记录
使用SELECT语句从表中查询记录。例如,想要从employee表中查询所有的记录,可使用以下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
常见例题及答案
1. 查询表中的所有记录
使用SELECT语句查询表中的所有记录。例如,
SELECT * FROM employee;
2. 查询表中指定字段的记录
使用SELECT语句查询表中指定字段的记录。例如,
SELECT first_name, last_name, department_id FROM employee;
3. 查询满足特定条件的记录
使用SELECT语句加上WHERE子句查询满足特定条件的记录。例如,查询department_id为10的记录: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department_id = 10;
4. 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
使用SELECT语句加上ORDER BY子句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例如,按照last_name升序排序:
SELECT * FROM employee ORDER BY last_name ASC;
5. 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
使用SELECT语句加上GROUP BY子句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例如,按照department_id对employee表进行分组:
SELECT department_id, COUNT(*) FROM employee GROUP BY department_id;
6. 对查询结果进行统计
使用SELECT语句加上聚合函数(AVG、SUM、MAX、MIN、COUNT等)对查询结果进行统计。例如,查询employee表中salary字段的平均值:
SELECT AVG(salary) FROM employee;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