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组播模型分类包含以下哪些

希赛网 2023-12-14 16:07:04

组播模型是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一种模式,它允许一组节点同时接收相同的消息。根据其实现方式不同,组播模型可以分为基于IP协议的组播和应用层组播两种。

基于IP协议的组播是最常见的一种,它使用组播地址将数据包发送给一组成员。与单播和广播不同的是,组播不需要为每个成员单独发送数据包,而是只需要发送一次即可。组播地址的范围是224.0.0.0至239.255.255.255,其中224.0.0.0至224.0.0.255是本地组播地址,239.0.0.0至239.255.255.255是全局组播地址。

应用层组播则是一种更为灵活的组播模型,它基于应用程序设计自定义的组播协议。与IP协议不同,应用层组播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从而提供更高级别的功能。应用层组播的优点是它可以更容易地适应特定的应用场景,例如音频和视频流媒体。

除了根据实现方式分类,组播模型还可以根据范围和成员管理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范围,组播模型可以分为本地组播和全局组播。本地组播只在本地网络内有效,而全局组播可以在整个Internet范围内传递。在局域网内广泛使用本地组播协议,如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和MLD(多播链路发现),它们用于管理成员列表并确保数据包仅发送给想要接收它们的设备。

根据成员管理方式,组播可以分为固定成员和动态成员。固定成员只有在加入组播组后才能接收消息,而动态成员则可以动态加入或离开组。固定成员通常用于网络拓扑不变的场景,如VoIP电话系统,而动态成员则用于具有动态拓扑结构的场景,如局域网内的流媒体。

综上所述,组播模型可以根据协议实现方式、范围和成员管理方式进行分类。基于IP协议的组播和应用层组播是最常见的两种实现方式,应用层组播可提供更高级别的功能。本地组播和全局组播则根据范围进行分类,而固定成员和动态成员则根据成员管理方式进行分类。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