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而言至关重要。为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备用中心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分别从备用中心的定义、建设必要性、建设原则、建设步骤和备用中心的运营与维护等不同角度进行综述和评点。
一、灾备中心的含义与定义
灾备中心是指为了减少突发事件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所造成的损失而建设的应急响应体系,同时也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可持续运作的手段之一。其作为信息系统灾害恢复的核心枢纽,通常通过复制和备份信息系统,以确保在灾难期间快速、高效地恢复业务,从而使企业信息系统能够在遭受数据丢失、系统瘫痪以及设备故障等事故事件后,仍能够迅速地自我恢复。
二、备用中心的建设必要性
1.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备用中心能够在信息系统面对突发事件时对业务的连续性进行保障,避免业务中断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提升企业信息系统的可靠性:通过灾备的思想,企业能够在日常信息系统设计上考虑失效和恢复的应对措施,从而提升其可靠性。
3.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监管部门提出了对于企业的备份策略、数据归档和远程灾备能力等亟需满足的要求。
三、备用中心的建设原则
1.高可靠性:备份服务器的性能及可靠性需要达到比主服务器更高的水平,保证在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份服务器。
2.高扩展性:随着企业经营的发展,需求也会增长,需要备用中心将事先预留的扩展空间及功能进行充分的利用。
3.高安全性:企业所持有的客户信息、销售数据等是需要保密的,因此备用中心的安全性一定要得到保证。
四、备用中心的建设步骤
1.制定灾备计划:评估企业运营的所需关键数据及其他资源,并开发出可行、全面、可执行的计划。
2.构建灾备策略:根据企业的核心生产线和业务进行重要性和划分,并结合可用性要求,确定恢复优先级和资源分配策略。
3.定义复制标准:灾备解决方案中的复制标准应该通过完善的监控框架来支持,包括完整的复制,数据来源,数据校验等。
4.建设数据中心:灾备解决方案需要容纳所有的数据,并保持高可靠性,需要建设完善的物理安全措施和保护措施。
5.运营和维护:评估备用中心的运营效果和问题,以及不断改善灾备计划和趋势,以确保其在具体业务情况下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五、备用中心的运营与维护
1.定期检查备用中心的硬件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测试备用中心,包括业务恢复和数据备份的重新验证。
3.发故障时及时启动备用中心恢复业务,及时完成转换。
综上所述,企业备用中心的建设是重要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企业在建设备用中心时,应促使其在数据备份、服务器的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等方面达到较高标准。同时,企业应注重备用中心的运营和维护,定期进行备用中心测试,以增强灾备执行效力。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