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规划设计师

以太网数据帧

希赛网 2023-11-14 08:54:17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常见的局部网络(LAN)协议,它通过物理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进行数据传输。在以太网中,数据通常被封装成以太网数据帧(Ethernet frame)传输。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以太网数据帧进行分析。

1. 以太网数据帧的组成

以太网数据帧由6个部分组成:前导码、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类型/长度、数据和帧校验序列。

前导码:以太网数据帧必须以7个字节的前导码(Preamble)作为开头,目的是为了让接收方同步时钟。

目的MAC地址(Destination MAC Address):用于标识数据帧的接收方,长度为6个字节。

源MAC地址(Source MAC Address):用于标识数据帧的发送方,长度为6个字节。

类型/长度(Type/Length):用于区分数据帧中数据的类型。当长度字段小于等于1500时,表示数据帧中数据的长度;当长度字段大于1500时,表示数据帧中数据的类型。

数据(Data):数据帧中的主要内容,长度为46至1500个字节。

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用于检验数据帧是否出现错误,长度为4个字节。

2. 以太网数据帧的传输

以太网数据帧通过物理介质传输,传输过程中需要遵循CSMA/CD协议。CSMA/CD协议指的是“载波侦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即发送之前需要先检测物理介质上是否空闲,如果有冲突,需要通过碰撞检测机制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3. 以太网数据帧的封装过程

在以太网中,数据在传输之前需要封装成以太网数据帧。封装过程如下:

(1)添加前导码:在数据开始处添加7个字节的前导码。

(2)添加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分别添加6个字节的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

(3)添加类型/长度:在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之后添加2个字节的类型/长度。如果数据的长度小于等于1500,类型/长度表示数据的长度;如果数据的长度大于1500,类型/长度表示数据的类型。

(4)添加数据:在类型/长度之后添加46至1500个字节的数据。

(5)添加帧校验序列:在数据末尾添加4个字节的帧校验序列。

4. 以太网数据帧大小的限制

由于以太网数据帧传输需要消耗物理介质的带宽和时间,因此以太网数据帧的大小有一定的限制。根据IEEE802.3标准,以太网数据帧的最小长度为64个字节,最大长度为1518个字节。

5. 以太网数据帧的安全性

由于以太网数据帧的传输是基于物理介质的广播方式进行的,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以太网数据帧的安全性,可以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和802.1x认证等技术。

网络规划设计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规划设计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