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二叉树(Balanced Binary Tree)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其左右子树的高度差不超过1。其主要优势在于具有较快的查找和插入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log n)。本篇文章将着眼于平衡二叉树的实现和常见操作,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平衡二叉树的实现
1. AVL树
AVL树是由G.M. Adelson-Velsky和E.M. Landis在1962年提出的一种自平衡二叉搜索树。其平衡特性在插入和删除节点时得以维持,以保证树高不超过log N,因此可以大幅提高查找效率。
AVL树每个节点需要记录平衡因子,即左右子树的高度差,可能为-1、0或1(平衡时为0,失衡时为-1或1)。在进行节点插入或删除操作后,需要逐层向上检查祖先节点是否平衡,并通过旋转操作调整平衡因子,以使整棵树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2. 红黑树
红黑树是一种自平衡二叉搜索树,也是一种高度平衡的树,可以实现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 n)。其原理在于将二叉搜索树中非常规的平衡状态进行规范,即红黑染色规则。
在红黑树中,每个节点要么是红色,要么是黑色。而平衡状态则要求连续的两个红节点不能相邻,即红节点的子节点必须为黑节点。此外,红黑树的树高永远不会超过log N,因此具有快速查找和插入操作的优势。
二、平衡二叉树的常见操作
1. 插入节点
当插入一个节点时,需要从根节点开始逐层查找,直到找到一个空位置为止。此时,需要重新计算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并逐层向上检查祖先节点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则进行相应的旋转操作从而维持平衡。
2. 删除节点
删除一个节点需要先进行查找操作,找到该节点的位置。若该节点是叶子节点,则直接删除。否则,需要找到其前驱或后继节点来替代删除节点。在删除节点后,同样需要从祖先节点开始逐层调整平衡因子,并进行旋转操作维持树的平衡状态。
3. 查找节点
查找节点操作需要从根节点逐层比较,若节点值较小,则向左子树递归查找,否则向右子树递归查找。时间复杂度为O(log n)。
4. 旋转操作
旋转操作是平衡二叉树中最基本的操作。它是通过将某些节点进行调整来保证树的平衡性。旋转操作包括左旋和右旋两种,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左旋
左旋是将一个节点的右子树降低一个层次,同时将该节点提升到其相邻的节点的左子树。其操作流程如下:
① 将右子节点设置为该节点的父节点;
② 将该节点的右子树重新设置为右子节点的左子树;
③ 将右子节点的左子树重新设置为该节点;
④ 将右子节点的父节点设置为该节点原来的父节点;
⑤ 如果该节点原来的父节点为空,则将右子节点设为根节点;否则,如果该节点原来是其父节点的左节点,则将右子节点设置为原父节点的左子节点,否则将右子节点设置为原父节点的右子节点。
交换后,右节点变为该节点的父节点,原来的父节点变为右节点的父节点,而该节点变为右节点的左子节点。
(2)右旋
右旋是左旋的反向操作,将一个节点的左子树降低一个层次,同时将该节点提升到其相邻的右子节点。其操作流程如下:
① 将左子节点设置为该节点的父节点;
② 将该节点的左子树重新设置为左子节点的右子树;
③ 将左子节点的右子树重新设置为该节点;
④ 将左子节点的父节点设置为该节点原来的父节点;
⑤ 如果该节点原来的父节点为空,则将左子节点设为根节点;否则,如果该节点原来是其父节点的左节点,则将左子节点设置为原父节点的左子节点,否则将左子节点设置为原父节点的右子节点。
交换后,左节点变为该节点的父节点,原来的父节点变为左节点的父节点,而该节点变为左节点的右子节点。
三、全文摘要及
【关键词】本文着眼于平衡二叉树的实现和常见操作,从AVL树、红黑树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插入、删除、查找节点操作和旋转操作等。平衡二叉树的使用可以提高查找和插入的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