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常用的加密

希赛网 2024-02-06 17:26:1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被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和便捷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的威胁。为了保护信息的安全,加密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常用的加密技术,包括它的定义、分类、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定义

加密技术是一种保护信息安全的技术,通过将明文转换为密文,使得未得到授权的人无法读取信息。其中,明文是指原始的可读文字,密文是指将明文通过某种算法转换后得到的看似混乱无序的字符或数字。

二、分类

根据加密算法可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

1. 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又称为共享密钥加密,是一种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方式。例如,AES、DES和3DES都是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由于对称加密具有加密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文件加密、网络传输加密以及商业机密保护等领域。

2. 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也称为公钥加密,与对称加密不同的是,它需要使用两个密钥:一个公钥和一个私钥。公钥是允许公开的密钥,用于加密明文;私钥是对应的私有密钥,用于解密密文。RSA和DSA是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相比于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密钥分发解决方案,因此常用于数字签名、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领域。

三、应用

加密技术在如今的信息安全攸关的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加密技术的一些常见应用:

1. 网络传输加密

网络安全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密技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应用领域。如银行、电商网站等部署了 SSL、TLS 这类安全协议,这些协议上所使用的对称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确保了网络传输的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2. 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技术是将互联网上的数字信息与签名人的身份绑定起来,确保其完整性、可靠性和不可抵赖性。数字签名技术利用的就是非对称加密,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合同、电子文档等领域。

3. 数据库加密

数据安全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数据库加密和解密技术可以保护企业数据不被恶意攻击者盗窃,避免企业核心数据的泄露。企业常用的数据库加密技术有 TDE、EKM 等。

四、发展趋势

实际上,加密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其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 强度越来越高

在对抗不断增强的黑客攻击和网络安全威胁的过程中,加密技术必须不断更新和升级,增强其安全性。目前已经破解的对称加密算法有 MD5、SHA-1、DES 等,而我们时常所使用的 AES 算法的破译需要几千亿年的计算量,这充分说明了强度越来越高这一趋势的重要性。

2. 数量越来越多

任何新兴技术在发展早期都需要打破旧有技术的束缚,加密技术自然也不例外。除了 RSA、DES、AES 等已经成熟的加密算法外,还涌现出了一批新的、更加先进和复杂的加密技术,如椭圆曲线加密、盲签章技术、量子加密技术等。

3. 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自然会越来越完备。在网络传输、数据存储、个人隐私保护、智能设备以及金融领域等诸多领域都已经从加密技术中受益,未来我们甚至可以想象用加密技术保护能源生产等更为复杂的系统。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