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在计算机系统中,每个进程都会经过一连串的状态变化,这些状态的变化决定了进程执行的行为。正常情况下,一个进程应该经过三种状态,包括就绪状态、运行状态和阻塞状态。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计算机进程的三种状态。
1.概念与特点
就绪状态指进程能够运行的状态,只要有cpu和其他所需资源就能直接运行。但由于某些原因,cpu不能立即开始运行该进程而延迟一段时间,此时进程处于就绪状态。就绪状态的特点是相对短暂,且具有不稳定性。因为所有进程都想先申请到cpu,进程的运行时间又很短,只有几十毫秒,所以在长期的进程调度中,会使很多进程处于就绪状态,等待cpu空闲。
运行状态指进程正在运行的状态,此时,cpu正常工作,一个进程占有一个cpu,一直到完成或者进入阻塞状态。运行状态的特点是处于这种状态的进程是计算机资源的使用者,运行状态的结束方式是进入阻塞状态或者完成任务,并释放所占用的所有资源。
阻塞状态又称等待状态,是指进程在等待某些事件发生时所处的状态。这些事件包括等待输入/输出、等待信号量等。在进入该状态之前,进程必须申请资源,而该资源当前不可用。因此,当一个进程处于阻塞状态时,它会放弃cpu,直到所需要的资源到达之后。在阻塞状态下,进程不能参与cpu的运算,也不能得到cpu的时间片。
2.状态的转换
进程会在三种状态之间来回切换,进程的状态转移应该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 一个进程在运行前必须处于就绪状态;
2) 一个进程在运行结束或者阻塞之后还要重新回到就绪状态。
下面我们将来介绍一下三种状态之间的转换情况:
就绪状态和运行状态之间的转换:
1) 运行状态结束,进入就绪状态
2) 进入中断后,中断服务进程运行结束或者当前运行的进程的时间片用完了,则进入就绪状态。
3) 运行状态的优先级降低到当前就绪或其他就绪进程的优先级,则进入就绪状态。
就绪状态和阻塞状态之间的转换:
1) 当需要的资源可用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变成就绪状态。
2) 当进程等待的事件发生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变成就绪状态。
运行状态和阻塞状态之间的转换:
1) 进程执行了某些要等到外部事件发生的操作时(如I/O)时,就进入了阻塞状态。被阻塞的进程不能占用CPU,直到所等待的事件发生时重新变成就绪状态。
2) 当进程被高优先级的进程抢占CPU时,就进入阻塞状态。
3.状态的重要性
进程的三种状态在计算机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防止死锁
当一个进程处于阻塞状态时,它已经释放了所占用的锁或其他资源,这样可以防止死锁的发生,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在就绪状态下的进程需要等待CPU资源,可以保证CPU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不会因为CPU空闲而浪费计算机资源,从而提高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3) 提高系统执行效率
由于CPU的处理能力有限,当就绪状态的进程很多的时候,就需要经过优先级的划分,CPU有限资源尽量分配给优先级高的进程,提高了系统执行效率。
综上所述,计算机进程的三种状态——就绪状态、运行状态和阻塞状态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稳定性和效率。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