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加密技术分为哪两种

希赛网 2024-02-09 17:34:22

加密技术是现代通信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用于保护隐私、防止身份盗窃等方面。然而,加密技术又可分为哪两种呢?下面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基于加密算法的分类

从加密算法的角度看,加密技术可以分为对称密钥加密和公钥加密两种类型。

1.对称密钥加密

对称密钥加密就是使用同一把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方式,因为密钥只有一份,密钥的保密性就成为了保证加密安全的难点。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常见的有DES、3DES、AES等。此类算法加密速度较快,但加密密钥需要事先共享,否则无法进行加密和解密,因此安全性稍低。

2.公钥加密

公钥加密则是通过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方式,公钥可以公开给所有人,而私钥只有接收者拥有。常见的公钥加密算法有RSA、ECC等。公钥加密算法可以保证通信双方在不事先共享秘密密钥的情况下实现通信安全,但加密和解密过程中计算量比较大,速度较慢。

二、基于应用场景的分类

从应用场景的角度看,加密技术可以分为传输加密和数据加密两种类型。

1.传输加密

传输加密是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篡改或伪造。此类加密技术的典型应用包括SSL、TLS等加密通信协议,它们能够在网页访问、电子邮件收发等场景中保障通讯安全。

2.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是对数据在存储过程中进行加密保护,例如对硬盘、移动存储设备等进行加密,保护数据不被窃取、泄露甚至拷贝。打造数据加密需寻找切入点,一般可以将数据加密工作分散到不同的应用中进行,例如数据加密文件、数据库加密等等。

三、基于安全级别的分类

从安全级别的角度看,加密技术可以分为弱加密和强加密两种类型。

1.弱加密

弱加密是指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较低,可被轻易攻破、破解。例如之前比较流行的MD5、SHA1等加密算法,由于其已经被破解,现在常用的是SHA256、SHA512等更加安全的加密算法。

2.强加密

强加密则是指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较高,难以被攻破,当前也是广泛使用的加密标准。例如AES、RSA等算法,它们在保证加密安全的同时,还能实现较高的效率,适用于不同场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密技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对于加密技术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使用要求,综合考虑算法安全性、加密解密效率等多个因素加以权衡。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