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车间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希赛网 2024-07-21 13:14:10

车间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直接涉及到生产、加工、装配等生产流程的场所。车间生产环节存在着各种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点。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车间风险点,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物理风险

车间内大量的机器设备和生产物品,如电机、锯筒、带钢、张力器、塑料胶等,存在着接触、碰撞、冲击等风险。为了控制物理风险,需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确保设备完好无损。车间内的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保养,避免设备突然故障导致意外。

2.加强警示标识。在风险点附近粘贴好标签或标识,明确风险点、警示语言和防护措施。

3.设置防护设施。如在旋转部分装上防护罩等,以防止可能的接触、碰撞、冲击等。

二、化学风险

车间内的化学物品如药剂、酸碱等,对人体健康和安全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为减少或消除化学风险,需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储存合理有序。药剂、酸碱等化学品应分类存放、定期检查质量,禁止乱放乱卸。

2.加强通风。车间内安放风道,合理设置通风设施,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与管理。

3.配备全套防护装备。如戴手套和口罩等,以降低接触或吸入有害的化学物质的风险。

三、火灾风险

车间内存储大量的可燃物,如油、木材、药剂等,极易引发火灾。为防范和减少火灾风险,需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合理储存。可燃物应分类储存,密闭容器封贮,避免阳光暴晒和受热。

2.加强巡查。随时监测火灾风险,并及时消除隐患。

3.配备灭火工具。车间内要配备灭火器等必要的灭火工具,以迅速扑灭初期火灾。

四、工艺安全风险

车间生产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工艺安全风险。为削减工艺安全风险的出现概率,需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强培训和防范意识教育。任何人员在车间内都必须身穿安全装备,并需接受必要的防范意识教育。

2.建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3.强化检查管理。实行定期的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避免设备出现故障。

综上所述,为了在车间生产过程中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风险防控。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增强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等,这些措施都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