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配置管理越来越重要。配置管理能够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不同的系统和组件进行集成和管理,并确保这些系统和组件的正确配合。那么,配置管理包含哪些内容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1.定义
配置管理是为了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组件等进行的管理和控制过程。它包括确定系统和组件的配置、记录和跟踪系统更改、保持系统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以及录制和汇总实时信息。
2.内涵
配置管理涉及到许多内容,其中包括:
(1)硬件管理: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如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存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2)软件管理:管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编译器等软件资源以确保其被恰当安装、配置、评估和维护。
(3)文档管理:管理软件和硬件文档,包括操作手册、用户手册、技术说明书、系统架构、设计规范等。
(4)变更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更改,并确保这些更改将正确地反映在配置表中,以维持系统的正确性。
(5)版本管理:管理软件和硬件组件的版本号和发布日期,以便追踪变更的历史记录和软件的更新。
(6)测试管理:测试软件和硬件组件以检查它们是否符合用户和系统要求,并检查是否存在漏洞或错误。
(7)环境管理:维持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整个环境:把环境转移到项目组中,然后部署新的环境到实际环境中。
3.流程
配置管理具有严格的流程,它由以下步骤组成:
(1)配置项标识:定义配置项并为每个配置项指定唯一标识符。
(2)配置项控制:确保所有更改都具有必要的控制审批,并且更改在记录、测试、批准后才能实施。
(3)配置状态记录:记录配置项的状态和位置,以加强跟踪和审计。
(4)配置审计:对所有配置项和文档进行逐一检查,以确保它们都被正确地标识,并且充分记录了所有更改。
(5)配置捕捉和重建:在任何一个时刻,都需要能够捕捉一个现有系统的快照,并有能力通过这个快照重新构建这个系统。
4.工具
配置管理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这些工具通常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和跟踪软件和硬件的变化。其中一些工具包括:
(1)配置管理数据库:这是一个存储配置管理信息的数据库,包括配置项标识符、配置项状态、配置项位置等。
(2)变更管理工具:这些工具用于管理所有更改,并记录评审、测试、批准和实施每个更改的过程。
(3)构建工具:这些工具用于在配置项更改后自动构建软件和系统,以确保不会遗漏任何步骤。
(4)版本控制工具:这些工具用于跟踪软件和硬件组件的版本号和发布日期。
(5)检测工具:这些工具用于在软件和硬件组件中检测漏洞和错误。
综上所述,配置管理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过程,它包括硬件和软件管理、文档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测试管理和环境管理。配置管理需要严格的流程和特定的工具,以确保所有更改都具有适当的控制审批,并且更改在记录、测试、批准后才能实施。配置管理对于保证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组件的正确配合非常必要,有助于提高系统和组件的效率和可靠性。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